第136章 蜂窝煤炉(2 / 2)

小孙女阿草趴在炉边,把冻得通红的小手凑近炉壁,眼睛亮晶晶的:“大父,这火真暖和!”

老汉咧嘴一笑:“比烧稻草强多了!以前一烧柴,满屋子都是烟,熏得人睁不开眼。现在好了……”

隔壁的李婶子也凑过来,手里捧着半块蜂窝煤,赞叹道:“这煤真耐烧,一块能烧大半天!我煮了一锅粥,火都没灭。听说官府还让咱们拿旧铁器换煤炉,我把锈锄头都拿去换了,省了百文钱呢!”

正说着,村口传来铜锣声。几个穿着皂衣的煤监带着简易煤炉和竹筒烟囱,正在给村民们讲解用法。

“各位乡亲,烧煤虽好,但切记通风!”

为首的煤监老周嗓门洪亮,手里举着一块蜂窝煤,“这煤烧起来没烟,可炭毒更厉害!夜里睡觉前,一定要把炉子搬到门外,或者开半扇窗!”

他让助手点燃煤炉,演示如何用砖块垫高炉底增加进气,又用竹筒做了个简易烟囱,引导烟雾排出屋外。

老周竖起一根手指,“记住了!煤炉不能放在密闭的屋子里,更不能在睡觉时烧着不管!前些日子下邳就有户人家,因为关窗烧煤,全家都中了炭毒,差点没救回来!”

村民们听得连连点头,有个老婆婆颤巍巍地问:“那要是煤烧完了,灰咋办?”

老周笑道:“煤灰别扔!和上黏土还能再团成煤坯,晒干了照样能烧!”

众人哄笑,纷纷议论起来。

“这蜂窝煤真是好东西,又耐烧又便宜!”

“是啊,往年冬天冻得手脚生疮,今年总算能过个暖冬了!”

“听说主君大人还让漕船运煤,咱们乡下也能买到了!”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火光从千家万户的窗户里透出来。

学堂里,孩子们围坐在大煤炉旁读书,不再冻得手指僵硬;祠堂中,老人们聚在一起烤火闲谈,不再担忧寒夜难熬;就连城郊的流民棚户区,也有了融融暖意。

这景象引起了文人雅士们的注意。

有名士听闻此事,特意前往官办煤铺一探究竟。见那蜂窝煤燃烧时火势均匀,无烟无味,不禁赞叹:“此物甚妙!”当即挥毫写下一首《咏蜂窝煤》:

“形如蜂房孔窍通,一团星火暖寒冬。

不似柴烟熏人目,却似阳春入室中。”

此诗一出,迅速在文人墨客间传诵。不少士族子弟,豪强富户也将目光看向了这几文钱的蜂窝煤。

官办煤铺见富户需求旺盛,便推出了“精制蜂窝煤”,以优质石煤为原料,掺入少量檀香粉,燃烧时清香淡雅,且耐烧时间更长。

最新小说: 已相思,怕相思 我在清宫中成为嫌疑人的日常 位面交易,从捡到系统开始 神秘的白衣公子 仙魔两界都在嗑我俩CP 穿进炮灰团:西岸自助餐开餐! 谍战:我有读心术 农村小户的家庭日常 被暴君囚上龙塌后 天命归之凤凰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