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在常规问题铺垫得差不多之后,李菲终于露出了她的“獠牙”。
“林宇先生,”李菲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嘴角带着一丝职业性的微笑,“我们都知道,《宫墙柳》的成功,除了您自身的优秀之外,也离不开两位前辈——高园园女士和杨蜜女士的大力支持。”
“网上有很多关于您和这两位女神关系的猜测,有人说您是她们共同看好的后辈,也有人说……您和她们的关系,不止于此。”
李菲顿了顿,抛出了那个所有人都想问的问题:
“请问,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和高园园女士、杨蜜女士,私下里……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
来了!
林宇心中暗道一声。
这个问题,避无可避。
回答得太亲近,容易引人遐想,甚至可能得罪其中一方(或者两方都得罪)。
回答得太疏远,又显得虚伪,不符合之前被拍到的种种“证据”(比如高园园探班、杨蜜投资等)。
这是一个典型的“送命题”。
林宇脸上依旧保持着从容的微笑,似乎完全没有被这个问题难住。
他沉吟片刻,然后用一种非常真诚、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感激”和“尊敬”的语气,缓缓开口:
“首先,非常感谢菲姐和《新娱周刊》对我的关注。”他先是礼貌地捧了对方一句。
“关于园园姐和蜜姐……”林宇特意用了比较亲昵的称呼,拉近距离感,但也仅限于“姐姐”。
“……她们两位,都是我非常尊敬和感激的前辈。”
“在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新人时,是园园姐给了我第一次重要的机会(指《风尚》拍摄),让我能够被更多人看到。这份知遇之恩,我永远铭记在心。”
“而在《宫墙柳》的筹备和拍摄过程中,蜜姐也给予了我非常多的专业指导和资源上的帮助。可以说,没有她的支持,《宫墙柳》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这番话,将两位女神的“功劳”都摆在了明面上,既肯定了她们的帮助,也解释了她们为什么会“提携”自己——因为欣赏才华,因为看好项目。
合情合理。
“所以,”林宇继续说道,语气更加诚恳,“网上那些关于我们关系的猜测,其实……有点过于夸张了。”
“我和园园姐、蜜姐的关系,更像是……良师益友。”
“她们是我的前辈,是我的老师,也是我努力追赶的目标。”
“她们在事业上的成功和专业上的能力,都让我受益匪浅。私下里,她们也像姐姐一样,给了我很多关心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