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亿,够吗?”
‘天眼'计划的第一颗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圆满结束。
带给众人小小震撼的同时,也为‘天眼’计划带来了一笔雄厚的资金。 “够了,够了!”
领导面前,陈今朝笑得可灿烂了,浑然没有军工大佬的傲气。 要什么傲气?
这可是千禧年代一百亿的研发经费!
当初费尽心力,求爷爷告奶奶,最后还得靠着海狼导弹艇的军售订单,才凑齐了五十亿的研发经费。。 现在啥也没做,就有一百个亿的小目标,能不知足嘛。
这一百亿,别说放在现在了,就是放在后世,也是一笔能做太多事儿的巨款。 没见大不列颠快联合不起来王国都会因为两百亿阴镑而宣布‘破产’嘛…
而有了这一百个亿经费的补充,
‘天眼’项目在第一次发射试验卫星后,再次加紧了研发工作。
各种基于第一颗试验卫星的技术试验和论证,各项新任务的研究和开发,以及推进各项分系统任务的再研发 …… 虽说万事开头难,
但比起刚开始时的忙碌景象,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无论是工作量上,还是任务的急迫程度。
毕竟,要让天眼'项目真正发挥效用,并且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不说得几千颗小卫星升空吧,起码也需要两三百 颗小卫星,才能初步构建成‘天眼'系统,实现正常化运作。
所以,第一颗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后的高兴,就像人生中的高光时刻,都是短暂的。 唯有工作的折磨,是永恒的。
当然,有了第一颗试验卫星的成功,卫星实验室的年轻研究员们,都自信了不少。 技术路径得到成功验证,后续的工作不仅有底气多了,各项工作也开始熟练起来。 只是这其中,不包括陈今朝而已。
作为项目负责人,作为军工科研界的金字招牌,他要面对的往往都是最艰难、最前沿的难题。
比如,
如何让“天眼”卫星全球组网? 再比如,
如何研发出更牛哔的高分卫星?
反正陈今朝看到后,顿时感觉头大。
‘大国重器'级别的项目,就是如此艹弹。
它不是普通的军工武器装备,解决几个大差不离的小问题,就差不多能研发制造出来了。 ‘大国重器’的项目,往往都是一系列的先进技术难题和系统性难题。
氮化镓有缘相控阵雷达如此,现在的‘天眼'计划也是如此。
所以,陈今朝选择…逃避’。 没错,就是短暂的逃避。
陈今朝翻了翻计划表,看到后面即将要面对的问题后,直接头也不回地选择暂时不回哈工大。 美名曰,跟着火箭回收组去海上捞火箭,检查一下‘一箭多星’的火箭技术有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