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咱到底是要发射多少颗卫星啊?26亿都不够?”。
陈今朝和朱瑞麟回到哈工大,察看卫星实验室的前期筹备工作。 路上,朱瑞麟实在忍不住了,再次问道。
不怪朱瑞麟,这将近26亿的现金,即使是朱姓的他,现在都有些头皮发麻。 当钱来到这个层级,人心里的感受已经不是兴奋了,而是压力山大。
更别说这个钱虽说是航天航空用的,本质上却也是投向军工制造领域,军工制造的费用可不是军火市场里的卖价, 相对而言都便宜。
所以怎么把这钱花出去,在朱瑞麟眼中都是件难事。
想来想去,他也猜到了陈今朝的“好点子”主意一定很疯狂。 “你猜。”
“500颗?”
朱瑞麟估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一颗卫星制造和发射的成本价为五百万的话,那么五百颗卫星就是二十五个亿。 这就占去了百分之五十的费用,剩下一半的费用用于前期研发和框架构建,应该也差不多了吧。
“往上猜。”
“1000颗?!” “再往上猜。”
“ 2 0 0 0 颗 ?? ! ! ” “再猜。”
“师父,不能再猜了!!!”
朱瑞麟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被毁灭了。 别再往上猜了,
2000颗卫星呐,这可是整整2000颗卫星呐 ……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咱们这是要一个项目组打上去的卫星,就比全球所有国家加起来的卫星都多,这是咱们能做到 的事儿吗?
“ 一 万颗!”
陈今朝竖起食指,说出让朱瑞麟腿软的答案。
“师父,你有没有想过,咱们这次14会不会太激进了?” 朱瑞麟回过神来,连忙劝道。
他说的话不无道理,就像后世很多的军事迷们不理解国家拥有了先进武器装备后,却不大规模生产列装。 无论是大驱,战斗机,还是航母。
其实这就涉及到生产环节的客观规律了。
先进武器装备的大规模生产,其实并不难。
可难的是,如果大规模爆兵’,随之而来增多的人员和军工厂。
当大规模武器装备生产列装之后,这些大规模的产业还怎么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