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府与禁军府,则是五校为营,设郎将,五营为部,设中郎将,五部为卫,设卫将军,两卫为军,设大将军。
厢军府因为军队分散在各道州府中,五校为营,驻守各州,设都尉。
战时,都尉领兵,挂将旗,以散官为职,一营步军为游击将军,一营骑兵为游骑将军,两营为部,设远将军,帐下无骑兵为宁远将军,有骑兵为定远将军,并部为师,两部为明威将军,三部为宣威将军,四部为壮武将军,五部为忠武将军。
而剑南道因为需要防范吐蕃人,所以一经成立厢军,便为战时,五万剑南厢军,沿着扶州,松州,当州,拓州,恭州,奉州,维州,茂州,雅州,黎州,嵩州,姚州设师,共十二将,称为剑南十二师,剩余二十三州,设部,称为剑南二十三部。
九家将门原先就跋扈,苏策让其家主自裁,经过这番敲打后,身上的骄纵之风散去,剽悍的劲头却是出来了,剑南十二师及其所属将军尽为九家将门儿郎。
九家将门最先投靠厢军府,也吃上了厢军府的第一口红利,兵部还权于厢军府,因而这九家将门尽选家中骁勇,这才拿下了剑南十二师,不过,现如今还剩下二十三部的将位空置。
虽然剑南道的将位都是散官将位,但是剑南道位置特殊,常年需要防御吐蕃,所以这临时的散官将位可是名为散,实为职的将位。
长安城的勋贵还有各军清出军队的将门,此时,哪里看不出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剑南十二师的将位拿不到,留下的剑南二十三部,虽然只是宁远定远将军,但也是正五品的将位,对于大改中失势的勋贵将门来说,此时那还有挑剔的余地,能有一尊将位,留在军中,战事一起,家族崛起的机会可不就来了。
不知道李洪涛是念着旧情,还是另有谋划,来自北军府的九家将门虽然拿了剑南十二师的将位,但是剑南二十三部的将位却不能染指分毫。
李洪涛坐镇厢军府,久在长安,遥领八支厢军,其中的平衡之道,他可是跟着老帅学了不少。
九家将门虽是自己父亲的旧部,但却不是他李洪涛的旧部,虽然亲近,但是防范知心却不能没有。
因而这九家将门的宿命早已注定,所谓的剑南十二师,看看舆图,每州都与吐蕃交界,吐蕃人要想入侵剑南道,剑南十二师便是首当其冲。
至于剑南二十三部,二十三尊将位,李洪涛雨露均沾,失势的勋贵和将门每家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