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抓起笔在笔记本上狂写,却在抬头的瞬间愣住了。
屏幕对面,那个头像是灰色剪影、签名写着“失业第47天”的读者,刚刚还在刷屏“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此刻头像突然亮了起来,新发的评论只有一句话:“刚才好像看到一个老和尚敲木鱼,现在突然想出去走走。”
更远处,城市另一头,某个出租屋的灯光下,一个女孩正对着聊天记录流泪,指尖悬在删除键上。当她划过我小说的段落时,胸口突然传来一阵温热,像被生灵的生命光粒轻轻包裹。她想起释怀法师说的“秩序即共鸣”,突然觉得那些反复咀嚼的伤害,不过是生命网络里一段需要转化的“错误代码”。她没有删除记录,而是退出了聊天软件,打开了许久未碰的绘画板。
而我,清晰地“听”到了文档里那声虚拟的木鱼响,如何穿透Word文档的边界,化作真实的声波,在现实世界里荡开涟漪。
小说因果殿中,释怀法师睁开眼,眸光穿过由文字构建的次元壁垒。他看到作者世界里,无数心灵光点正在闪烁——那些被焦虑、自卑、迷茫笼罩的光点,因一声虚拟的木鱼响而泛起微光。时空佛珠剧烈震颤,科技符文与梵文碰撞出奇异的光芒,不再是小说里的设定,而是真的在某个超越维度的空间里,与现实产生了“秩序共鸣”。
“原来如此……”他轻抚木鱼,声音透过文字流淌出来,“秩序的困惑,不分虚实;生命的共鸣,岂止书中。”
笃——
第二声木鱼响落下时,我看到读者交流区的戾气淡了许多,有人开始分享“今天遇到的小确幸”,有人讨论“如何像时月一样感知生活的最优解”。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月光穿过云层,照在我桌上的记事本上,刚才写下的思路旁,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小字,笔迹陌生却又熟悉:
“秩序非虚拟,禅心在凡尘。——释怀”
次元的涟漪,正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将科幻的构想与现实的心灵,用一声木鱼的回响,悄然链接。而我知道,这个关于“共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