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瞳也听到了,她皱起眉头:“好像是孩子的哭声,谁会把孩子带到这种地方来?”
蓝曦没有说话,她松开母亲的手,循着哭声的方向,轻轻走进了树林深处。静思林里的树木高大挺拔,枝叶交错,形成一片斑驳的光影。地面覆盖着厚厚的、如同海绵般的“吸音苔藓”,能吸收大部分声音,因此那哭声显得更加微弱和遥远。
蓝曦的感知能力在此刻发挥了作用。她不仅用耳朵听,更用她那对情绪极其敏感的“蓝曦之耳”——她能“看到”哭声来源处的情绪能量场:那是一团剧烈波动的、红色与灰色交织的能量云,代表着恐惧和无助,正随着孩子的抽泣而颤抖。
她越走越近,哭声也越来越清晰。终于,在一丛开满了白色小花的“安神树”下,她看到了那个孩子。
那是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穿着一件不合身的、打满补丁的棕色外套,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只用废塑料做的玩具飞船。他坐在苔藓上,小脸哭得通红,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嘴巴张得大大的,却因为哭得太厉害而发不出完整的声音,只能发出“呜呜”的抽噎声。
“小弟弟,你怎么了?”蓝曦轻声问道,慢慢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柔。
小男孩被突然出现的人影吓了一跳,哭得更厉害了,身体紧紧向后缩,靠在树干上,睁着一双泪汪汪的大眼睛,惊恐地看着蓝曦。
林月瞳也赶了过来,看到孩子没事,松了口气,但看到他哭得如此伤心,也心疼不已:“小宝贝,你爸爸妈妈呢?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呀?”
小男孩只是哭,根本说不出话来,他的情绪能量场依旧剧烈波动着,甚至影响到了周围的安神树——树上的白色小花微微合拢,释放出的安抚香气也变得紊乱。
蓝曦知道,普通的询问只会让孩子更害怕。她想起了妈妈教过的“情绪共鸣法”,那是一种通过调节自身生物电场频率,来安抚他人情绪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