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带着功劳回来的。
黄肃河道在他的监督下,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挖通了。
粮价也降价了五文钱一斗。
在当地县令都没辙的情况下,他竟然同时解决这两个难题。
甚至连当地的县令和河道监察史都夸他才能过人。
但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从接到任务开始,顾家就为了能让他这次获得功劳,得到陛下的重用,便暗中筹备了十车粮食运到了兰肃县。
顾兴林完全是用自己啊的粮食补贴,这才让修建河道的工人得以有粮可吃。
顾兴林有多风光,就显得阳玉灵有多么的可笑。
故此,群臣借机又狠狠痛批了阳玉灵的无良行径。
如此,阳玉灵跟这中书舍人一职便无缘了。
到时候他再联合众朝臣给陛下施压,或许还能将她重新打回冷宫。
是以,杜林甫此刻心情甚好。
见到来自吴建雄的奏折后,他本能地以为吴建雄又写了一些痛批宴阳玉灵的话。
上次是:“心善否?有否?”
这次估计是:“人否?畜生否?”
想到这,他不禁呵呵一笑。
随之,翻开了奏折细细看了起来。
触及里面的内容,他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一股杀气从周身弥漫。
“啪——!”
他猛地将奏折合上。
“此子,断不可再留。”
说着抬头看向房顶:
“镜无,你去找几个江湖高手,务必将那阳玉灵的项上人头给我带回来。
注意,此事一定要做得隐秘。”
“是。”
房顶之上,传来一声低沉的声音。
随之是瓦片碰撞的“嘎吱”声。
不一会儿,整个丞相府重新恢复了寂静。
杜林甫重新坐下,眸子看向黑暗,透着寒光。
……
戍边侯府。
此刻正值午后,阳光煦暖。
院子里梧桐树下,崔明阳正闭着眼睛躺在摇椅上闭目养神。
眼睛是闭着的,,乍一看还挺闲适,但是翘起的二郎腿却抖个不停。
显然,他此刻的心情十分着急。
一旁,林锦华正在给旁边的花草浇水。
林锦华对那条在她余光中抖个不停的腿甚是无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