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伯几人选择在城门下摆下东西贩卖。
他们深知自家的东西不入城里贵人的眼,在这里卖个路人的成算会大一点。
罗玉并没有在城门停留,直接进了城,哪里热闹往哪里转,最后选择人最多的西市。
西市是靖西镇最繁荣的市场,生活中事无巨细所需物品应有尽有,就是京中贵人们要用的胭脂水粉,衣衫锦帛也一应俱全,而且款式紧追京中潮流。
西市的摊位全部开放,只要交了十文税款,就可以找个地方摆东西贩卖。
罗松早上给她二十文。
罗玉交了十文钱,然后找了个位置摆好东西,就拿出一个干净的麻袋铺在地上,坐下来休息。
走了这么久,真的有点累了。
既然是集市,那么卖东西的吆喝声,买东西的讨价还价声,一浪赛过一浪,满是江湖的气息。
特别是对面卖耗子药的大叔,满脸通红好像唱大戏,使出浑身解数来吆喝他的耗子多么神奇,说耗子吃了断子绝孙,家猫误吃如同丹参补药云云,路人听了也只一笑而过,甚少驻足光顾。
罗玉休息片刻,缓了口气,掏出口袋里今早吃剩的半个馒头,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她吃得这样慢,真的不是特意,是这馒头也太难吃了,她有点咽不下去!
旁边卖菜的大婶,看她过来半响只是坐下来闷头吃馒头,完全不像是要来卖东西的架势,不免好奇地道:“姑娘,你不吆喝几声,别人家都不知道你的东西好啊!”
她那一筐白菜,靠她吆喝声卖了大半了。
旁边那个大姐也附和道,“对呀!看你小姑娘娇滴滴的,第一次卖东西吧?别不好意思,喊着喊着就习惯了!你这东西再好再稀罕,也要别人听见过来看见才行啊!”
他们早就看见她摆在地上的货物了,瞅着心里一阵羡慕,要是换成是他们啊,早就喊破喉咙卖出去了。
她却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真有点替她着急。
罗玉闻言,温婉地笑道:“大姐,好东西不愁卖呢!要说吆喝声大,你们大得过旁边卖老鼠药的大叔吗?”
两位妇人一时哑然:那人也忒大声了!听着耳朵都疼!
大婶惺惺道:“虽然不要那江湖人的吆喝声,但也不能闷声不出,对吧?”
“就是,反正客还是要招呼一声才能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