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10日,农历九月十九,星期二。
宜:沐浴、祭祀、馀事勿取。
忌:诸事不宜。
上午上完严老师授课的政经学课,徐大志就赶去了兴城大厦。
在那里,他见到了邹英招来的五个年轻人:丁霞、马仪、周武、黄健民和钱满山。
徐大志给她们布置了任务,要求她们这几天要全力配合邹英,把办事处的筹备工作做好。
他还特别强调了两件事:一是公司的业务内容对外要保密,不能随便对外人说;二是对待来访的客人要实行"首问负责制",谁第一个接待的就要负责到底。
徐大志叮嘱她们,接待客人时要面带微笑,态度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太过卑躬屈膝。
说到具体的工作安排,徐大志主要布置了两项任务:
第一是要做好接下去的镜湖酒厂经销商大会的接待工作,协助酒厂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每个人都分配了具体岗位,到时候要带着酒厂的工作人员一起,做好来宾的接待和登记工作。
第二是在这个月月底前,也要对兴州市城北电子市场的商户进行调查摸底,收集一些商户的基本情况和经营信息,这些资料将作为徐大志制定营销方案的重要参考。
忙完这些工作安排,已经到了中午。徐大志便叫了邹英带几个男的出去买了快餐,和大家一起吃了个简单的工作餐。
午饭后,徐大志下了楼,给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黄建国打了个电话。
电话刚接通,那头就传来黄建国熟悉的大嗓门。
"哎呀大志,我正想给你打电话呢!又怕打扰你上课学习。你要我帮忙买的东西都置办齐了,待会儿就拉回村里送到你家去。还有你说的那三张木床,我已经跟镇上的家具厂说妥了,他们答应派货车直接送货上门。"
黄建国顿了顿,继续扯着嗓子说:"你给我的那一千块钱,买东西总共花了四百五十块钱,现在还剩下五百五十块钱。这钱你看是给你寄过去还呢,还是直接交给你妈?"
徐大志一边揉着中午吃得发胀的肚子,一边回答道:"把钱给我妈就行。我在这边过得挺好的,不缺钱花。"
虽然这么说,但他心里其实觉得并不宽裕。十一月的兴州城已经开始转凉,昨天吃得太丰盛,今天早上就只啃了个白馒头充饥,连根油条都舍不得买。
豆浆更是没舍得喝,能填饱肚子就行,徐大志这样想着。
他虽然最近手头又多了三万块钱,当前时期可以买三套兴州城的房子了,可这笔钱要留着给大家发工资,还要用来拓展新业务的。这么一算,这点钱根本不算有钱了,这只是万里长征刚起步,能省的地方还是得省着点花。
徐大志虽然平时自己省吃俭用,但在妈妈和妹妹身上花钱却特别大方。他总担心妈妈为了省钱舍不得吃好的,妹妹也舍不得买新衣服,这样长期下去会把身体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