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中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就提到了箬笠和蓑衣。
所谓箬笠就是用箬叶和竹篾编的斗笠,蓑衣就是用草或棕树上的毛棕编织而成。
做蓑衣和箬笠的材料猛已经让人准备好了,舒陌直接教就可以了。
做好后,各部落的人都穿戴上试了一下。
“这箬笠和蓑衣穿着还挺轻便的,比兽皮方便多了。”释的阿嬷忍不住感叹道。
释的阿嬷想多和释和舒陌相处一下,所以这几天都来跟着舒陌学习,他丝毫没觉得跟晚辈学习有什么不好。
释虽说是他的外孙,却只见过三面,这就是这个时代远嫁的悲哀,因交通不发达,一年只能见自家孩子一次,祖孙之间只有等孩子满了18岁才能见到。
所以,释的阿公、阿嬷到现在还没见过希一次。
“以后下雨天出去时,雨水再也不会进到眼睛、鼻子和嘴巴里了。”另一个部落的人高兴的说。
闻言,其他人心有感触,一副深受其害的样子。
他们的雨具都是用兽皮做的,就是在兽皮上加两根兽皮绳披在身上和头上,因前面没有遮挡,雨水经常流进眼睛、鼻子和嘴巴里。
“猛,附近有江河湖海吗?”在场的虎贲部落的人里,和舒陌比较熟的只有猛,再加上猛又是虎贲部落族长的孩子,所以有事时舒陌都找他。
“我们部落里就有个湖。”猛点头回道。
“湖里有没有花或其他杂草之类的?”
猛想了一下才摇头回答:“没有。”
“那就好,明天早上麻烦你带我们去湖边,我教你们划船。”
“好的,神使。”猛点头应道,对于明天舒陌要教他们划船的事很是期待。
“今天就到这里,你们可以回去了。明天早上吃完早饭在这里集合,一起去湖边。”
众人跟舒陌打过招呼后,就三三两两说说笑笑的走了。
舒陌和释则带着释的阿嬷一起回了他们住的石屋,今晚他们请了释的阿公、阿嬷去他们所住的石屋吃饭,就当是舒陌以释伴侣的身份正式见两个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