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青州对外来商人十分友好,给出足够优惠的福利,并保证他们应得的正当利益。
像陈留刘家、河北甄家都看中了青州的发展潜力,分别在这里建立了酒厂和造纸厂,为青州带来了大量的商机。
昔日贫穷的青州,如今已经如同东汉末年的徐州、荆州一样,成为了一方难得的净土。
看到青州如此繁荣,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世家大族和大小士族纷纷投入了管亥麾下。
北海人孙乾,字公佑,王修,字叔治等人看到青州如今欣欣向荣的景象,经过一番权衡后,也决定投身到管亥的阵营。
如今的青州,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几乎有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的景象。
太史慈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青州东莱郡黄县。
此时,他心中既忐忑又期待,一路小心翼翼地朝着自家的房屋走去。
到了家门口,他透过窗户的缝隙,看到屋内灯火通明。
太史慈轻轻推门而入,只见屋内母亲正坐在桌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中正拿着针线缝制衣服。
看到这一幕,太史慈惊讶得合不拢嘴。
太史慈的母亲听到动静,抬起头看到儿子回来,惊喜万分,手中的衣服一下子掉落到了地上。
接着,“噗通”一声,太史慈跪倒在了母亲面前,放声大哭:“娘!孩儿不孝,让您受苦了。”
母亲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将太史慈扶起,双手紧紧地拉着他的手。
她左右打量着自家儿子,激动地说:“儿啊,你可算回来了!这几年在辽东,你一定受了不少苦。不过,现在你不用担心为娘了,管大人对我们这些老百姓可好了。”
太史慈一脸疑惑,连忙问道:“母亲,管大人是谁呀?”
母亲笑着说:“管大人就是如今的青州牧管亥,他不仅贤能仁德,还心怀苍生。自从他来到青州,青州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青州百姓富足,就连青州周边都有许多人前来投靠。而且,管亥大人还特别重视人才。他知道我儿是个人才,还时常派人来看望为娘,送来了不少米面油粮呢。”
母亲的话让太史慈心里一阵温暖,同时也对管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决定去青州各地看看,亲身感受一下如今青州的巨大变化。
太史慈来到郡城黄县后,眼前的景象让他大为震惊。
昔日贫穷落后的黄县,如今街道繁华热闹,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集市上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画卷。
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嬉笑玩耍,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