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不是刘昆,他河内郡恐怕就要遭殃了!
虽然心里有些不情愿,但面对现实,他也不得不拉下脸面,向刘昆抱拳道:“某错怪了孟光贤弟,险些误了大事呀!”
刘昆微微一笑,抬手轻轻一摆道:“无妨!公节兄不必放在心上,如今还是赶紧差人向盟主报捷吧!”
王匡点了点头,北线战场的这一场大胜,势必要对整个战局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对于久攻不下虎牢关的关东联军来说,这也是一场来之不易的大胜。
果然,收到河内北线联军大胜的消息之后,虎牢关下连日攻打失利、士气低迷的关东联军,顿时军心大振,无不精神振奋。
袁绍高坐盟主宝座,放眼看向帐中众多的关东诸侯,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止不住。
这场大胜来得实在及时,犹如久旱逢甘霖。
虎牢关久攻不下,联军士卒死伤惨重,士气低落。
而南线的袁术在轩辕关同样进展艰难,不得寸进,竟还厚颜无耻地来请援兵。
虽说关东群雄表面上不说,但脸上对他这个盟主隐隐流露出的质疑,袁绍心中一清二楚。
倘若再没有丝毫起色,只怕他这个盟主的位置也坐不稳了。
恰好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小平津渡口大捷的消息送到众人手中。
所以,袁绍满脸的得意再也掩饰不住,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关东群雄更是议论纷纷,不住口地赞叹这场大胜。
唯有曹操在看完报捷之后,唤过使者,详细询问起了大战的每一个细节。
当他听到王匡中了牛辅的调虎离山之计,一意孤行地要将全部兵力赶往平阴渡口时,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
而后听说刘昆极力主张在小平津设伏,反被王匡拿出主将的身份强行压制时,曹操不禁眉头紧蹙。
最后,听闻刘昆率部留在了小平津,张扬也留下一万人马。
趁着西凉军渡河时,采用“半渡而击”的战术,一举大败西凉军,曹操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赞许之色。
“半渡而击”的战术,最早在《孙子·行军篇》中就被提及。
其精髓在于,当敌人有一部分已上岸,另一部分还在渡河时。
此刻敌方首尾难以相顾,队伍混乱不堪,正是我方发动攻击的最佳时机。
若能抓住这个时机,在敌军航渡、换乘之际,或在其进到距岸较近时,给予对方猛烈打击。
将敌军歼灭于近岸或者水中,就能成功破坏其进攻企图。
一旦让敌军全部渡河站稳脚跟,再想取胜就困难重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