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昆心中顿时翻起了惊涛骇浪,高顺啊!
三国时期,吕布手下不就有个叫高顺的人吗?
高顺!陷阵营!
此高顺,还是彼高顺吗?
然而,联想到母亲高氏曾提及此人武力出众,还擅长训练私兵。
不管他是不是吕布手下的那个高顺,就冲着他这两点能耐,这个人,他赖定了。
抵达刘家庄园后,在刘忠的精心调度下,车队携带的物资井然有序地卸载入了库房。
与此同时,从附近四个庄子抽调的一百名精壮及其家属,以及半数牛羊也陆续抵达。
刘昆对这些事务并未插手,全权委托刘忠处理。
他深信“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自己既然对此一窍不通,便不会妄加指挥。
他可不像蓝星东大那些体制内的领导,明明什么都不懂。
却偏偏做出一副行家里手的样子,到处指手画脚,将事情弄得乌烟瘴气。
高顺踱步至刘昆身旁,拱手行礼道:“公子,顺有一言。”
刘昆眉毛一挑,顿时来了兴趣。
这位高顺在路上与他交谈时,总是时断时续,让人捉摸不透。
聊着聊着,两人就聊死了,让他感到索然无味。
而今能让他主动开口进言,实属难得。
于是,刘昆笑着回应:“高兄,但说无妨!”
高顺神色肃穆地说道:“公子,眼下的庄子人口众多,家资丰饶。顺以为,仅凭这一百私兵难以确保安稳。”
刘昆饶有兴趣地问:“哦?那高兄有何高见?”
高顺建议道:“顺建议,精选两百精壮,组建护庄队。农忙时劳作,农闲时操练。”
刘昆略作思索,摇了摇头。
高顺见状,误以为自己的提议被驳回,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然而,刘昆轻笑一声,道:“高兄,你的格局小了啊!”
高顺闻言一震,惊异地望向刘昆:“公子此言何意?”
刘昆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高兄,组建护庄队势在必行。”
高顺白了他一眼,心想:那你还摇头作甚?
刘昆哈哈一笑,决定不再逗他,便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原来,刘昆的构想是将所有年龄在十五至四十岁之间的男庄客组织起来,分为两个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