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烽火连城(1 / 2)

某年某月,某个漫长又无聊的暑假。

正在读初中的曹太章坐在竹子编成的凉椅上,聚精会神的盯着电视。

虽然屏幕中满是信号不良产生的随机像素点。

窗外是似乎永不会停歇的蝉鸣声,屋内是老式骆驼牌电扇的吱呀声,应和着构成乡村的夏日交响曲。

“阿章,有信号了吗?”屋顶上舅舅的声音传来,他手持电笔摆弄着接收信号的“铁锅”。

电视机的屏幕依然闪着雪花,喇叭却传出声音。

“欢迎收看探索发现栏目。”

“今日我们将为你带来节目:神秘的石峁遗址。”

“有了有了,有信号了!”半大小子兴奋的冲着舅舅喊道。

伴随着屏幕中雪花的消失,一个头戴草帽,身着军绿色T恤的老者出现在屏幕内。

老者的头发被汗水打湿,粘在额头上,他挪了挪鼻梁上的圆框金丝老花镜,对着镜头介绍道: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不要把考古与传说轻易挂钩。”

老者伸出因长期户外作业而晒得黢黑的手臂,说道:“有记载,黄帝至禹,为世三十,按照《说文》的说法,一世是三十年,那就是九百年。”

“刚刚实验室的碳十四测年法结果出来,石峁遗址皇城台,是距今约4200年那个时代的。”

“再结合我们‘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认识,黄帝的年代是在距今5000年以上。”

“所以说,石峁遗址和禹的时代是更接近的。”

“那有的学者将石峁遗址与黄帝都邑联系起来,我就可以认为他是未必可靠的。”

“不能因为这里有祭祀黄帝的神庙遗址,就说它是黄帝都邑。”

这时主持人问道:“那石峁遗址会和传说中的夏都有关系吗?”

老者摇摇头:“这个我认为也是不可靠的。”

说着,老者带领记者来到了皇城台底部一块龙面圆柱石雕前。

“这个石雕他是典型的龙面石雕,但是他只是作为基座被胡乱安置在这里,并没有和绿松石龙一样在夏王朝作为特殊的物品对待。”

“这就让石峁遗址完全丧失了可能与夏王朝或夏王室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不过呢,他的另一个思路,还是有启发性的,就是石峁文化和戎狄联系更深。”

“你们看,这些壁龛,这些羊骨磨成的骨器,有很明显的戎狄之风。”

电视内,镜头从老者的脸上切出,取而代之的是石峁遗址的航拍全景。

老者的声音作为背景音响起:“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石峁遗址可能有两支不同的族群长期生活过。”

“较早墓葬中的尸骨和一些晚期的尸骨,他们的基因,是有区别的。”

“一支是典型的O系基因,另一支是N系。”

“所以石峁遗址后期生活的族群,可能和戎狄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然,无论如何,石峁遗址都在4000多年前突然被毁弃了。”

最新小说: 遮天:我王腾,绝不可能重蹈覆辙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 崛起烽燧 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 小南,红缨不在的时候我最爱你 综漫:从天行九歌开始的无敌之路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你好!宇智波? 斩神:你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