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点点头,开始点评起来:“高辛氏诸邦,我看商丘的契和稷山的弃最为贤明,这二人此次前来参加八元八恺的推举,必定是万无一失。”
“不过我曾经路过嵩山的有夏氏,那里的禹也是个贤明人物,不过他们邦国初立,禹应当是不会来的。”
周围人一听便乐了,他们现在吃的饴糖、肉酱,喝的米酒,穿的彩布都是来自有夏氏。
姬益年少轻狂,虽然出身低微但点评天下,不过还是囿于出身过低,很多事情看的不全面。
姬益在和皋陶的沟通中也收获了许多。
皋陶这时又向众人问道:“诸位可还有异议?”
竖亥这时站了出来。
皋陶早就注意到了他,行礼问道:“敢问阁下是?”
“竖亥,曹姓,有夏氏太师。”竖亥回礼。
竖亥虽过继给了彭祖,但是他还是想认曹姓,毕竟前世也姓曹。
竖亥开口说道:“五刑不过是微末之法。”
“姬益说得对,立法之本在于正规矩,树礼法。”
“如今规矩不行,礼法不通,空有五刑,如何能得民心?”
“诸位生来贵胄,可是你们为何为贵胄,为何天生高人一等?”
“你们或有功于家族,被推举为首领。”
“或承先祖之功,继往昔之耀。”
“千年之前无论是安邑还是西河皆为荒莽丛林,万里渺无人烟,诸位的先祖披荆斩棘,刀耕火种,才有如今华夏万邦之繁盛。”
“诸位能高人一等皆承天命立民生。”
“贵胄百姓,由此而来。”
竖亥一番话,解释了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人上人,是来自于开荒立国的功劳。
“皋陶,你如今要做的,是立礼法,正人心,要让贵胄和百姓皆明白自己的职责。”
“而后再推教化,立五刑,让规矩得以深入人心。”
竖亥明白,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摆在这里,搞什么人人平等是不可能的,文明的进步还是要依靠这些脱产者。
人人平等的时代要么是最原始的部落,要么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竖亥要做的是给这些贵胄树立一种责任感,拥有权力的同时也要尽到责任的使命感。
随后竖亥和皋陶又是一番辩论,其间皋陶数次被反驳的说不出话来。
“庚申,重月,未时~”
激昂的报时声和青铜钟洪亮的声音响起,陶唐氏的报时官站在观象台上,看着下方乌泱泱的人群。
未时,太阳西沉,安邑内要实行宵禁了,众人今天听的意犹未尽,不过还是逐渐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