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接到唐俊的任命后,韦理立刻召集包船王女婿吴广正及地主会成员开会。
随后一周内,韦理于一二级市场购入股中巴股票,总计花费1.66亿港币,均价22港币每股,中巴总股本为**股。
这意味着亚洲投资公司持股比例达20.4%,成为中巴集团仅次于颜成坤的第二大股东。
这一成果充分体现了韦理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专业性,为唐俊节省了巨额资金。
唐俊看到这份报告后赞叹道:“‘公司医生’之名果然实至名归,这份操盘水平,许多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
“这离不开詹培忠、司马祥等几位金牌经纪人的帮助,没有他们,单凭我个人难以达成。”韦理谦虚地说道。
“再给你十五天完成收购,有信心吗?”
唐俊表扬一番后提出时限要求。
“足够了,我们账户里还有8.4亿港币。”
韦理充满信心地答道。
……
次日。
《东方日报》:“公司医生韦理重返香江商界!”
《信报》:“亚洲投资公司成中巴第二大股东!”
《工商日报》:“中巴集团收购大战即将爆发!”
《中巴争夺战》
在香江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一位曾经淡出公众视线的人物突然回归。
他,就是前和记黄埔大班韦理。
如今身兼亚洲投资公司总经理的他,通过媒体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消息:亚洲投资公司已成为中华巴士的第二大股东,并将着手对其展开全面整顿。
这次收购行动的目标明确——使收购中华巴士的过程更为体面。
毕竟,任何行动都需要正当的理由作为支撑。
中华巴士虽为颜氏家族所掌控,但其经营状况却并不乐观。
从巅峰时期一路下滑的趋势中,不仅暴露出诸多问题,更有颜氏家族特有的管理风格加剧了公司的困境。
例如,颜成坤家族始终认为公共交通工具仅需满足最基本的运输需求即可,无需过多关注乘客体验。
这种观念导致了诸如车厢拥挤、环境恶劣等现象频发,直接影响了乘客的感受。
此外,颜成坤家族在股息分配上表现得极为保守,使得大量中小投资者难以获得应有的收益,进一步削弱了公众对该公司的信任感。
面对这些挑战,韦理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并提交至中华巴士董事会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