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担忧(1 / 2)

然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霓虹国击败英吉利占领香江,对巴士行业造成严重打击。

英吉利人以强盗手段占领,尚存几分绅士风范,霓虹人不仅以同样方式占领,更以强盗逻辑治理,将燃油列为军需物资严格管控,甚至征用巴士车辆。

霓虹战败后,英吉利人重掌香江,巴士行业几乎要从头开始重建。

以九龙巴士为例,尽管有邓肇坚这位董事会主席兼车务总监协调,但林氏与谭氏家族因复业难度大选择退出。

所幸,这段艰难时期过后,香江人口激增带来的人口红利使巴士行业迅速复苏并蓬勃发展。

对于港府来说,巴士行业虽不及银行业那般高端,但对维持社会稳定有着难以言喻的关键作用。

三十年代巴士专营制度确立时,港府便明确规定,专利巴士公司的多数董事需持有英国国籍,同时董事会中必须包含本地人士。

随着香江巴士行业的迅速发展,港府担忧九龙巴士和中华巴士长期由华人家族掌控可能威胁其统治,因此六十年代初提出新要求:这两家公司需转型为公众上市公司,至少25%的股份要在证券市场流通。

由此,九龙巴士和中华巴士成为上市公司。

就九龙巴士而言,邓肇坚重组公司,分出建筑业务成立九龙建业,并将主营巴士业务在香江证券交易所上市。

九龙巴士上市恰逢香江银行业危机爆发前的资本繁荣期,与怡和同期上市。

九龙巴士的发行价定为58港元,募资4500多万港元,受到市场热烈追捧,超额认购超四倍,上市首日开盘价即达82港元。

这热度不难解释,当时香江人口数百万,未建地铁也少有私家车,庞大的出行需求催生巨大商机,仅巴士公司年载客量就过亿。

这一时期,邓肇坚事业达到顶峰,不仅任九龙巴士董事会主席兼车务总监,还获英帝国CBE级别爵士荣誉。

或许正是稳定的收益让英资动心,他们以提升服务为借口,推动英国联合海外运输公司接手两公司。

创始股东强烈反对,最终英方撤回计划。

之后港英政府调整巴士专营政策,如将专营权审核周期缩短至两年。

九龙巴士和中华巴士虽获巴士专营权,却受盈利限制,年最高盈利率分别设为16%和15%。

若超出此数,多余部分需存入发展基金,以备业绩下滑时使用。

这样的规定直接影响了两家公司在股市中的吸引力。

加之港府力推地铁建设,无疑分走了不少市场份额,令香江巴士行业逐渐失去昔日辉煌。

即便如此,作为创始人的邓肇坚仍不可忽视。

最新小说: 成为渣男后校花依然死心塌地 重生80,赶山狩猎成首富,村花肠子悔青了 重生73:怒怼吸血亲戚,坐拥空间吃香喝辣 四合院我女人有点多 无尽苍穹:灵气复苏之巅峰主宰 盗墓:你们别追我!!! 红色志异 阴命少年:诡变命格劫 盗墓:重生民国,开局关押陈玉楼 带商城穿越到立国之战,致敬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