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需将这个月警方动态上报,而并非每周汇报,是因为频率过高易使游龙陷入危险。若长期不联络,则可能导致游龙滋生异心。毕竟人心难测,难保他不会突然冒出“过去无奈,如今想做正派人士”的念头。
因此,即使风平浪静,苏子文仍要求游龙定期汇报状况。与此同时,苏子文也会每月将二十万港币汇入游龙的账户,此举不仅是留证,更是提醒游龙:拿了钱就得办事。
一旦此模式固定下来,游龙便绝不可能再起二心。正如电影里,刘建明反叛韩琛纯属韩琛咎由自取。韩琛虽看似精明,实则仅凭小聪明,连基本逻辑都不懂——想让下属卖力却不给予报酬。当年韩琛送刘建明去警校的确花了钱,但之后刘建明从他那里得到了什么?
如果每次交易后韩琛都能及时给刘建明回报,刘建明或许就不会走到那一步。
绝不会有“之前没选择,现在要做个好人”的念头。
归根结底,韩琛只是那种想占尽便宜的老大,手段卑劣。
相比之下,苏子文完全不同。
每月,苏子文都会向游龙提供一笔资金,存入游龙在澳门特定账户中。
这无形间提醒游龙,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清楚这些钱来自何方。
如此一来,游龙为苏子文效力时,内心至少不会感到太过失衡。
如今是八十年代初,警队月薪仅一千多元,游龙作为督察兼扫毒组组长,月收入约五千多元。
相较之下,这已是全港最高薪之一,远超当时平均一千五百至一千八百元的水平。
即便如此,苏子文给予游龙的月薪高达十万,即便数年后游龙晋升警司,顶天也仅五六万,仍不及十万。
更关键的是,廉署也查不出这笔钱的来源。
首先,这笔钱存于游龙澳门指定账户,且该账户属于苏子文的新天地机构。
一方面,警方无权强制查询私人账户;另一方面,澳门法律允许开设此类账户,许多香港警员同样使用。
这笔钱存于账户中,游龙随时可取,用于日常消费或赌博娱乐。其余部分继续留在账户,随用随取。
苏子文确保这一切操作安全无虞,坚信游龙不会背叛自己。
"文哥,我正打算汇报情况。" 阿积听完后,神情严肃地回应苏子文。
"十分钟前,游龙已向我报告了近一个月警方的行动,基本都与我们无关。只有一个例外……" 阿积停顿片刻,接着说:"湾仔反黑组的陈督察,因涉嫌受贿及藏匿 ** 被捕。"
"陈家驹真的因受贿和藏匿 ** 落网了?" 苏子文震惊地看着阿积。
如果是其他人,苏子文绝不会怀疑,尽管这年代经过整肃,廉署也在运作,但仍存在少数黑警。然而,换成陈家驹,苏子文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