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骨瓷囚笼*
1985年7月15日晚8点17分,上海生物研究所的地下实验室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开始崩塌。陆文渊感到脚下一空,整个人随着碎裂的地板向下坠落。青铜钺在他手中剧烈震颤,刃口迸发出的青芒照亮了下坠过程中的惊人景象——四周看似混凝土的墙壁剥落后,露出了内层晶莹剔透的骨瓷结构。那些骨瓷并非普通的陶瓷,在青芒照射下,可以清晰看到其中封存的无数《少年科学画报》残页,每一页的DNA双螺旋插图都在散发着幽蓝色的荧光。
陆文渊下意识伸手想要抓住什么,指尖触碰到骨瓷墙壁的瞬间,一阵刺骨的寒意顺着手指直达心脏。他惊愕地发现,这些骨瓷竟然在呼吸——表面细密的气孔随着某种规律张合,喷吐出带着三星堆泥土气息的温热气流。墙壁内层镌刻的战国金文在气流中若隐若现,记载的内容让他毛骨悚然:
"......周穆王十二年,铸人器九尊,以战俘血淬之......"
"......开元三年,蜀地现青铜婴,脐带连三星......"
"......天启六年,上海县民掘得异器,内藏机械......"
下坠的速度突然减缓。陆文渊低头看去,发现自己的血液正悬浮在空中,形成一张细密的红色蛛网,托住了他下坠的身体。更诡异的是,每一滴血珠中都映照出不同年代的场景——1983年殷墟发掘现场的自己、1999年世博会筹备处的午夜、2010年浇筑地基的陆远......这些画面在血珠间流转,仿佛在演绎一场跨越时空的皮影戏。
"欢迎来到真正的实验室。"
林悦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陆文渊循声望去,只见崩塌的实验室穹顶处,悬浮着一个巨大的骨瓷婴儿培养舱。舱体表面布满青铜纹路,三十七根光纤脐带从舱体伸出,连接着下方七个青铜鼎。每个鼎腹中都蜷缩着一个青铜婴儿,它们正在啃食某种发光的物质——陆文渊惊恐地认出,那是烧焦的《少年科学画报》残页。
"这些鼎......"陆文渊的声音在空旷的骨瓷空间中产生奇特的回声,"都是出土文物?"
"不全是。"林悦的身影出现在培养舱旁,她的身体已经半透明化,露出内部青铜材质的骨骼,"有三个是我们在1978年仿制的,用的是三星堆祭祀坑的泥土。"
陆文渊的青铜钺突然发出尖锐的鸣响。刃身上的"非攻"二字渗出黑血,这些血液在空中自动书写着商周金文。他勉强辨认出部分内容,讲述的是某种将活人转化为青铜器的秘术,需要连续三十七代血脉相传。
骨瓷墙壁突然开始移动。数以万计的《少年科学画报》残页从陶瓷夹层中飞出,在空中组成一条时空隧道。隧道两侧排列着三十七个玻璃培养舱,每个舱内都漂浮着不同年代的陆文渊血样。最近的那个舱体标签上写着:"1985.7.15 - 哺乳批次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