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忠也知道了我军的底限,他又提出新编三十六师移驻平邑。
三十六师师长刘桂棠, 刘桂棠可不是好东西,外号刘黑七、混世魔王,是民国有名的大土匪,刘桂棠部全盛时达3万之众,流窜于华北、东北等十几个省市。 早年刘桂棠土匪在滕、沂、费、蒙等地抢掳奸杀,罪行擢发难数。南孝义村、白马峪、辉村、大泗彦村等四个村庄遭到刘桂棠的屠村。仅沂蒙山区被刘桂棠匪军抢掠的村庄就有1000多个,烧毁房屋20多万间,残杀群众1.2万余人。而是这个反复无常,投靠过韩复渠、阎西山、张学良、何应钦,日本人。
杨文翰道:于司令,只要是对抗日有利的事我们都支持,但是我也要事先约法三章,我也不说虚的,刘桂棠部认真抗日,我军一定配合,但如果三心二意,我军保留进一步反击的权利。
于学忠也不介意,刘桂棠是什么德性他又不是不知道,就是不想他在莒南闹出乱子,才把他甩出去。
如今的山东国军最主要的两股势力,其代表人物:于学忠和沈鸿烈。两人虽同属东北军出身,但两人之间竞争大于合作。
于学忠来山东也属于迫不得已,于学忠原是吴佩福一系,后吴佩福落难,于学忠与吴佩福与之共进退,为保护吴佩福,主动下野放下兵权。也因为此事张作霖对他非常看重,只要求他能像对待吴佩福一样对待自己即可,张作霖又与其父在毅军时共过事的关系劝说于学忠,后于学忠加入东北军,深受张作霖、张学良的信任。自从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去南京前交代其掌握东北军,然而事与愿违,东北军之后就被折得七零八落。许多部队在抗前线立下功劳后,不但不予嘉奖,而且不予补充,反而缩编加入其他系部队。为避免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于学忠主动请命来到山东。原东北军51军、57军也一同调往山东,于学忠意图保存东北军血脉。
山东主席沈鸿烈原属曾任东北军海军副司令、代司令,后主政青岛。全面抗战后任山东省主席,抗战前期还与我党有合作,但自国府改变政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沈鸿烈积极推动限共、溶共、防共,使亲者痛仇者快。对于此人,我军断然无法与其合作。
杨文翰来苏鲁战区之前,沂蒙军区就山东局势专门做了讨论。讨论的结论是要拉住于学忠,至少让其保持中立,孤立、打击沈鸿烈。况且于学忠还有求于沂蒙军区。
新四军主力比历史上八路军主力来到沂蒙提前了半年,但就是这半年的提前介入,稳定了山东的局势,保住了山东纵队起义的成果。而且我军是从日军手中夺取了大片根据地,这让我党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也让我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月,51军进入沂蒙山区之时,也不得不与我军协商防区问题。还有将来57军进入山东驻军,也需与我军协商。这就是我军与于学忠部合作的底气所在。以军区的实力而言,沂蒙军区有资格和苏鲁战区平等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