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俄军使用伊斯坎德尔导弹对马什哈德空军基地的打击,牵扯了阿尔沙夫防空旅的精力。
地面防空面对战术导弹的来袭,总会出现遗漏。
在伊斯坎德尔和远程火箭炮的双重打击下,马什哈德空军基地遭到了多枚火箭弹的打击,这让本来就全负荷运营的空军基地雪上加霜。
现在阿尔沙夫天空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位于周边野战机场的12架米格29战机。
而他们肩负着防守马什哈德空军基地的防守重任,同样没有余力支援前线。
随着阿尔沙夫境内空军实力的失衡,俄空军越发的猖狂起来。
阿尔沙夫旅的地面工事在轰炸中不断坍塌,士兵们只能用血肉之躯填补防线的漏洞。
哈桑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
他知道,没有空中支援的防御就像没有屋顶的房子,无论地面的抵抗多么顽强,终究挡不住狂风暴雨的侵袭。
马什哈德的天空依旧阴沉,那些本应翱翔的战机要么困守机场,要么无力驰援,只留下地面上的士兵在绝望中苦苦支撑,用生命延缓时间。
随着阿尔沙夫帝国的兵力逐渐收缩,近卫20集团军迅速突破边境的防线。
俄军装甲集群碾过结冰的河沟时,第 144 近卫摩步师的士兵能看到远处清真寺的金色穹顶。
至此,马什哈德巷战以陆军之间的交锋开幕。
然而,俄军在进入马什哈德后,迅速遭遇了阿尔沙夫帝国军的当头一棒。
两辆俄军的 T-72B3 坦克刚碾过城郊的检查站,三辆装满炸药的皮卡突然从侧街冲出。
伴随着“马赫迪万岁!”的嘶吼声,自爆车撞向坦克,殉爆的火光将半个街区染成橘红色。
这个下马威,彻底激怒了俄军。
他们疯狂的对城内的守军倾泻着火力,发泄着心中的恐惧。
然而,阿尔沙夫旅也不是软柿子,论硬碰硬,克隆人武装从来没怕过。
在双方互不相让的情况下,他们开启了最残酷的巷战。
阿尔沙夫旅把民房改造成射击阵地,在墙壁上凿出机枪射孔,楼梯间堆满了捆着雷管的煤气罐。
这种阵地就没打算撤退,要么用炮火推平,要么就得拿人命去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