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西部海域。“戴高乐” 号核动力航母的飞行甲板已如蜂巢般忙碌。
这支由法、英、西三国舰艇组成的特混舰队正悄然逼近塞浦路斯海域,甲板上的阵风战机机翼下的 “米卡” 导弹在朝阳下泛着冷光 。
它们即将执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复杂的联合军事行动:在库尔德空军歼16 战机群的眼皮底下,向塞浦路斯西北部投送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第 3 突击旅。
特混舰队的核心是法国海军的 “戴高乐”号,这艘满载 4.2 万吨的核动力航母搭载着 18 架阵风战斗机和 4 架 E-2C “鹰眼” 预警机。
其蒸汽弹射器每30秒就能放飞一架战机,赋予舰队在地中海无与伦比的制空权争夺能力。
西班牙海军的 “胡安卡洛斯” 号紧随其后,这艘2.7万吨的战略投送舰甲板上停着6架 AV-8B“鹞 Ⅱ” 攻击机,舰尾坞舱内则搭载着4艘 LCAC 气垫登陆艇,兼具轻型航母与两栖舰的双重功能。
伦敦皇家海军的 “海洋” 号是舰队的两栖核心,这艘 2.1 万吨的直升机母舰机库内塞满了12架 “梅林” 运输直升机和6架 AH-64 “阿帕奇” 武装直升机,舷侧的LCVP登陆艇正随着海浪轻轻摇晃。
而整个行动的 “ payload”——“海神之子” 号船坞登陆舰则隐蔽在舰队左翼,舰内搭载着 300 名皇家海军陆战队员、12 辆 “挑战者 2” 主战坦克和 8 艘机械化登陆艇,它的任务是在制空权争夺的间隙,将兵力偷偷送上海滩。
护航力量由3艘英国 45 型驱逐舰、2艘法国 “地平线” 级护卫舰和 1 艘西班牙 “阿尔瓦罗.巴赞” 级护卫舰组成。
它们的“紫菀 ”防空导弹系统构成了半径 120 公里的立体防御网。
而水下还有 2 艘英国 “机敏” 级攻击核潜艇负责警戒。
面对如此‘强大’的舰队,库尔德空军无动于衷。
他们静静的等待着戴高乐航母战斗群的进一步行动。
一天后,徘徊在安全海域内的戴高乐航母战斗群终于按耐不住,开始向塞浦路斯海域进行机动。
“海洋” 号的飞行甲板上,“梅林” 直升机挂载着陆战队员如群蜂般升空,它们在 “阿帕奇” 的掩护下,利用塞浦路斯北部的山谷地形超低空飞行,规避库尔德地面防空火力。
与此同时,“胡安卡洛斯”号的 LCAC气垫登陆艇满载着西班牙海军陆战队,以 50 节的高速冲向浅滩。
一个小时后,“海神之子” 号在 45 型驱逐舰的掩护下,悄然驶入塞浦路斯北部一处未设防的海湾。
舰尾坞舱缓缓注水,8 艘机械化登陆艇如离弦之箭冲出,“挑战者 2”主战坦克的 120 毫米主炮已经瞄准了内陆的库尔德哨所。
为了隐蔽行踪,整个登陆过程未使用任何无线电通信,所有指令都通过加密激光信号传递。
此时,库尔德静静的等待着戴高乐航母战斗群的进一步动作。
阵风战机利用 “戴高乐”号的弹射优势,保持着 8 架战机在空中的持续存在。
“胡安卡洛斯” 号的AV-8B战机开始发挥对地攻击能力—— 它们以短距起飞模式升空后,对地面执行打击任务。
9月9日上午9点。
“戴高乐” 号的 E-2C 预警机在塞浦路斯西北430公里处发现了异常 ——12 架库尔德空军的歼 - 16 战机正以密集编队在高空飞行,大摇大摆的朝着航母战斗群猛冲过来。
“‘鹰眼’呼叫,发现敌机群,航向 330,速度 0.9 马赫,距离4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