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贸”篇,他更是洋洋洒洒,石破天惊。
他不仅提到了王坚所想的果干、果酱,更是将思路拓展到了他了解到的酿造果酒、制作糕点、提炼香膏等多个领域。
他大胆提议,由户部成立“大洲皇家果品行”,统一品牌,制定标准。
新鲜草莓专供京城及周边富庶之地,果干、果酒等深加工产品则可远销全国,甚至出口海外。
他还画出了简单的木箱包装图样,强调“精美之包装,亦是价值之所在”,其商业头脑,远超这个时代。
而最精彩的,当属最后的“吏治”篇。
他深刻地剖析了“豪强兼并”的危害。
他提出,此等利国利民之大生意,决不能落入少数权贵私囊,成为其敛财工具。
他建议实行“官督民办”的模式,果品行由户部掌控核心技术与销售渠道,但种植、初级加工等环节,则可鼓励民间商贾参与,形成竞争,避免垄断。
同时,必须出台《草莓产业保护法》,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强买强卖、欺压果农的行为。
更要设立专门的税收制度,确保盈利的大头能收归国库,用之于民。
他以那日菜市场小偷为例,论证了“法治不彰,则民心不附,民心不附,则国基不稳”的道理。
谢南书言辞恳切,笔锋犀利,直指当前吏治的一些弊病。
当他写下最后一个字,放下手中的毛笔时,窗外的天光已经微斜。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只觉得胸中的块垒与抱负,尽数倾泻于这张薄薄的纸上。
他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将试卷工工整整地誊抄好,在卷末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谢南书。
……
春闱结束,数千份试卷如雪片般汇集到了礼部。
考官们连日不眠不休地批阅,先是筛选掉那些文理不通、字迹潦草的,再从剩下的卷子中,选出优秀者,呈送至御前。
这一日,养心殿内,光庆帝正饶有兴致地翻看着由考官们筛选出来的前二十名考生的策论卷。
这道关于“草莓”的题目,是他和宝妞共同的杰作,他也很想看看,这满朝的未来栋梁们,究竟能给出怎样一份答卷。
“皇上,皇太女来了。”
福全总管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低声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