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顺见中年男不敬,要上前训斥,被沈如意制住了,“那你说……”
他就是不说,站着一动不动。
沈如意不跟他耗,又拉住一个,“大哥,山上建什么房子?”
小伙朝他们几人看了看,眉头一皱,“上面正在建寺庙,你们不知道吗?”
建寺庙?
沈如意脑中立刻出现了一句名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中的“四百八十寺”并非实指,而是虚数,用来形容南朝时期佛教寺庙的众多。
相传佛教是西汉末年传入中原,九州十国跟南北朝相似,居然也大兴修建寺庙。
这可是战事连连老百姓食不裹腹的地代,居然还有闲钱建庙,这是干什么?
四月阳光灿烂,沈如意抬头看向上上下下的劳苦百姓,内心却冰凉一片。
山下平原之地种的粮食跟这些人一样枯黄发菜长不出产量,却来修什么寺庙。
“这是谁允许的?”
季文川凝眉。
安旬没作声。
张五松道,“负责建寺庙的是二皇子康王。”
“建康城内外正在兴建的寺庙多吗?”
张五松点点头,“建康城大小山峦挺多的,听说大山建大寺庙,小山建小庙。”
山路蜿蜒,沈如意看着山路久久没有出声。
十五前,她穿越到九州十国时,原尊是个六岁的小尼姑,在一个荒凉的尼姑庵里过着食不裹腹的日子,而她能穿进小姑娘的身体里,就是因为小姑娘饿死在寒冷的冬夜里。
她仰头,长长的叹了口气,久久没动。
季文川也叹了口气,“这也是我一直不出山的原因。”
安旬低头看着脚尖,季沈二人沉重的气氛影响了其它人心情。
张五松见大家既不能上山,又不说话,忍不住开口问道,“那我们现在……”
很明显,那两个说是荒坡的地方已经被划来建寺庙了。
沈如意转身离开。
安旬等人看向季文川。
“走吧。”
几个跟上。
几个村人看到他们安然回过来,面露轻松,“贵人,你们回来就好。”
原来老里正不敢过去,是怕挨衙卒的打。
沈如意又朝不远处的小山看了看,看来这些人没少骚乱当地村民,使得他们听到就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