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他家林华。
是上机器做衣服的大师傅,是有真本事的人。
本来陈红霞也没有这么的确信,虽然每次林华回来都跟她说,他机器踩的多好多好,李师傅多看中他。
陈红霞也认为自己儿子好,但这才去学了两三个月.....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李师傅,李师傅把林华夸的天上有地下无。
陈红霞这才完完全全相信。
林华这么厉害,肯定少不了师傅的教导,陈红霞一高兴,把家里仅剩的三个鸡蛋,给林华叫他带去给了李师傅。
李师傅看到陈红霞带着几个婶子过来,笑得见牙不见眼。
终于是来了几个做衣服的人。
二三十位大娘不止给自己的旧棉衣翻新,有些还给家里人也做了新衣裳。
芳芳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这,这一下子就做了五十套,那不就是两百块钱?
算上其他零零散散过来做衣裳的顾客,日头刚西斜,就拿下了七十多套的订单。
今天八百块钱的指标,已经完成了.....
啧啧,杨书记要是知道了,不是得气的吹胡子瞪眼。
芳芳现在满脑子都是,下周公社的年底表彰大会,会不会表扬裁缝铺子,表扬她。
谷金凤本来以为做完县里各个厂的工作服之后,会轻松一些,毕竟县里的工作服都是几十上百套的订单,社员们做喜服、做新衣裳应该也做不到这么大的量。
现在这么看,今年有得忙了。
林菀心里高兴,虽然她觉得八百对于她来说,问题不大,但也没想到大妈们的购买力这么惊人。
主要还是因为旧棉花拆出来之后,需要弹松穿着才保暖,
很多裁缝铺需要社员们自己去弹松了再拿过来,或者加钱。
林菀不仅不收他们的钱,还笑眯眯地说道。
“我去找我们公社里,专门弹棉花的李大娘来做。”
李大娘弹出来的棉花又蓬又软和,在社员们之间名气很大。
大娘们觉得自己捡到了大便宜,心里乐开了花。
在新桥公社裁缝铺做棉衣,弹棉花不另外收费,还是找弹棉花圣手李大娘来弹的消息迅速传开了。
送走大娘们,刘兰小声问“你跟李大娘说好了?”
林菀更小声答“没有,等会晚上我去说服她。”
刘兰......
走到裁缝铺在联合集市上临时搭建的棚子前,林菀才发现对面一直空着,没来人的铺子这会也来了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