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灯火通明,机器的低鸣从远处隐隐传来。
林枫和陈伟并肩走在宽敞洁净的主道上,脚步声在空旷的厂区间显得格外清晰。
刚才那份沉甸甸的托付与承诺还萦绕在两人之间,但陈伟的眼神已经变了,不再是单纯的激动或感激,而是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一种近乎守护者的审视。
“小枫,走,我再带你转转,认认人。”
陈伟的声音比刚才沉稳了许多,带着一种“当家人”般的熟稔,
“厂子要立得住,根子要扎得稳,人,是最要紧的。”
他引着林枫,没有走向那些轰鸣的车间,反而拐向了旁边一栋相对安静些的办公楼。
走廊里灯光通明,隐约能听到办公室里敲击键盘和低声交谈的声音。
陈伟在一间挂着“仓储管理部”牌子的办公室门口停下,透过门上的玻璃窗,指了指里面一个正埋头在电脑前、眉头紧锁核对数据的男人。
那男人约莫四十出头,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侧脸线条硬朗,显得有些刻板,眼神专注得仿佛世界里只有眼前的数字。
“老王,王建国。”陈伟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家长式的了解,
“管原料入库和成品出库的,一丝一毫都差不得,性子闷,话少,但心细如发,手底下的账,比银行保险柜还严实。”
他顿了顿,声音更沉了些,带着一种林枫从未在他身上见过的、近乎冷酷的审视:
“他媳妇身体不太好,在老家县城,带着个上高中的闺女。闺女争气,成绩拔尖,老王那点工资,除了自己吃饭租房,全寄回去了。
他在这儿,就图个安稳,能供闺女念书。背景……我托老家那边的朋友打听过,三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根正苗红,没半点歪门邪道。”
陈伟的话很平静,但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知根知底”的笃定。
这不是闲聊,而是在向林枫汇报一个关键岗位的“档案”。林枫静静地听着,目光落在王建国专注的侧影上,微微颔首。
陈伟又带着林枫往前走,在另一间“市场拓展部”办公室外停下。
里面气氛明显活跃许多,一个三十岁左右、穿着挺括衬衫的男人正站在白板前,唾沫横飞地跟几个年轻下属讲着什么,手势丰富,脸上带着极具感染力的笑容,一看就是个八面玲珑的角色。
“那个,叫刘洋。”陈伟努了努嘴,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的评估,
“脑子活,嘴巴快,跑客户是一把好手,跟谁都能称兄道弟。是块搞销售的料。”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的温度降了下来:“家里情况有点复杂。
老爹走得早,老妈瘫在床上好几年了,全靠他一个人撑着。这小子在外面看着风光,挣得多,花销也大,应酬多,但每个月雷打不动往家里寄一大笔钱请护工。
背景……”陈伟哼了一声,“我找人摸过他老家和他常跑的几个地方,账目上看着没啥大问题,应酬开销大了点,但还算有分寸。
就是……太活络了,得时不时敲打敲打,别让他把心思动歪了。”
陈伟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安静的走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