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上,乌云翻涌,似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童贯率着浩浩荡荡的朝廷水军,本欲一举荡平梁山贼寇,可当他们的战船驶入江面开阔处时,却被眼前景象惊得呆立当场。
只见对岸,梁山战船如黑色巨蟒,整齐列阵,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船头,杨志身披玄铁战甲,手持寒光凛凛的朴刀,大喝一声,刀锋如闪电般劈向江面。刹那间,江水被劈开一道深痕,一道青面兽虚影自水中腾起,踏浪嘶吼,那虚影獠牙毕露,目露凶光,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都吞噬殆尽。
与此同时,张横带着一众水性极好的“水鬼”,如灵活的游鱼般潜入水中。不多时,几艘官船突然剧烈摇晃起来,在众人惊恐的尖叫声中,船身迅速翻覆。但奇怪的是,梁山众人只毁船,不杀人,落水的官兵纷纷被抛上简易浮具,得以保住性命。这一举动,看似狠辣,实则给双方留下了谈判的余地。
童贯脸色煞白,双腿发软,险些站立不稳。他从未想过,梁山贼寇竟有如此诡异且强大的实力。而更令他肝胆俱裂的是,在混乱之中,高俅不知何时已被人取了首级,那颗血淋淋的头颅被悬挂在梁山战船的桅杆之上,随着江风摇晃。
无奈之下,童贯只能带着高俅的头颅,狈地回京复命。回到朝廷后,梁山提出了谈判条件:其一,由穆弘家族掌控长江商道,表面上打着“替朝廷征税”的旗号,实则将这条重要的经济命脉纳入梁山手中;其二,李俊率领水军假意“助剿方腊”,可其真实目的是封锁童贯日后可能的退路,为后续计划埋下伏笔。朝廷一时陷入两难,面对梁山的强势,不得不暂时考虑这些条件。
在繁华的汴梁城,一间间茶楼人满为患,市井百姓们正谈论着各种奇闻轶事。时迁身着普通百姓服饰,混迹于人群之中。他巧妙地与周围人攀谈,装作不经意间透露道:“你们可听说了?方腊在帮源洞刻了‘圣公承运’的玉玺,这分明是要称帝,与朝廷分庭抗礼啊!”说着,还煞有介事地拿出一张李云仿制的玺印拓片,供众人传阅。谣言就像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汴梁城传播开来,越传越广,越传越离奇。
与此同时,在童贯的军中,一场精心策划的戏码也在上演。戴宗施展神行术,悄无声息地潜入中军帐,将一封伪造的“方腊密令”放在了童贯的案头。密令上赫然写着:“七日内取童贯首级者封王”。当童贯发现这封密令时,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心中的不安与恐惧如潮水般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