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纺织组厂房里,煤油灯在穿堂风中摇曳,沈默诚用袖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目光再次落在手中的织机图纸上。图纸边缘泛着微光,那是从空间古籍上拓印的"机巧术"符文,线条间隐约可见灵泉浸泡过的痕迹。他抬头望向窗外,赵铁柱正背着猎枪在厂房外巡逻,棉袄口袋里露出半截笔记本,像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大哥,试试这个。"虎娃递来用抗虫松木削成的齿轮,木材纹理间透着灵泉特有的淡紫色,"按古籍说的,用灵泉浸泡七昼夜,再刻上符文,应该能减少摩擦。"沈默诚接过齿轮,放在老式织机的轴心上,齿轮转动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比普通木质齿轮顺滑许多。
厂房外突然传来脚步声,两人迅速用破布盖住图纸。赵铁柱掀开棉门帘,猎枪托上沾着雪粒:"沈主任,县革委会的人说要查消防。"他的目光扫过织机上的新部件,停在虎娃手中的灵泉浸泡布上——那是用来擦拭齿轮的特殊布料。
"赵铁柱同志辛苦了,"沈默诚堆起笑脸,从工具箱里摸出包灵泉烟叶,"先抽根烟,我这就去开门。"赵铁柱接过烟,在鼻尖嗅了嗅,记忆中母亲病重时喝的灵泉药水似乎也是这个味道。他晃了晃头,将烟叶塞进棉袄口袋:"快点,检查组马上就到。"
检查组离开后,沈默诚擦了把冷汗:"虎娃,以后白天别在厂房里搞改良,转到空间去。"少年点头,将齿轮藏进工具箱底层,那里铺着用灵泉浸泡过的防辐射布料。窗外,李建国的吉普车碾过积雪,车尾灯在暮色中划出两道暗红的光,像一双窥视的眼睛。
空间内的密室里,虎娃点燃灵泉艾草,烟雾中浮现出古籍里的织机结构图。沈默诚按照图纸切割抗虫松木,每一刀都沿着木纹的天然走向,确保木材强度最大化。当第一台改良织机在空间里组装完成时,虎娃转动摇把,织机发出规律的"嗡嗡"声,棉纱自动穿梭,效率比手工织机提高了一倍有余。
"大哥,成功了!"虎娃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沈默诚却眉头紧锁,指着织机上的符文雕刻:"这些纹路太显眼,得想办法磨掉。"他掏出从县农机厂顺来的砂纸,在灵泉水中浸湿,轻轻打磨木纹,符文渐渐变得模糊,只留下类似工匠随意刻下的痕迹。
第二天清晨,沈默诚将改良后的织机部件混入普通木材,由老周的供销社货车运到纺织组。沈秀兰早已带着妇女们在厂房里等候,她们的任务是在检查组到来前,将新部件安装完毕。"记住,"沈秀兰低声叮嘱,"就说这是去年从县城旧货市场淘的老织机,拆开清洗时偶然发现的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