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纺织小组(1 / 2)

细雨如烟似雾,沈默轩站在纺织组临时厂房的檐下,看着二姐沈秀兰在织机前演示新改良的纺织工艺。灵泉浸泡过的棉纱在梭子间穿梭,织出的土布泛着柔和的光泽,比普通布料密了近三成。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玉佩,感受着空间内灵泉的波动——那里的鲁桑林在符文阵法的滋养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

"秀兰,"沈默轩走进厂房,脚步声惊动了正在学习的妇女们,"公社刘书记下午来视察,你准备下汇报材料。"沈秀兰摘下老花镜,目光在布面上逡巡:"哥,纺织组现在有三十八人,可织机只有十二台,要是刘书记要求扩大规模......"她的声音里带着担忧,毕竟每台织机的改良都离不开空间技术。

沈默轩还未开口,就听见院外传来汽车喇叭声。刘书记的吉普车碾过湿漉漉的石板路,车门打开时,露出他身后跟着的几个年轻人——其中一个戴着眼镜,手里抱着台笨重的照相机。"沈厂长,"刘书记笑着打招呼,"这是县报社的记者,来拍拍你们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典型。"

沈秀兰立刻迎上去,用灵泉浸泡过的桑蚕丝帕擦手:"刘书记辛苦了,快进来看看我们的新织品。"她特意将用灵泉棉纱织的床单铺在织机上,花纹是虎娃照着空间古籍里的图腾设计的,既有民族特色,又暗藏符文痕迹。刘书记摸了摸布料,眼睛一亮:"这布好啊,比供销社的的确良还舒服!"

记者的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沈默轩注意到,戴眼镜的记者特意拍摄了织机的细节。他不动声色地挡住镜头:"同志,这织机是祖传的老物件,怕闪光灯伤了木头。"记者点点头,转而拍摄妇女们的工作场景。沈默轩趁机将织机上的灵泉棉纱换成普通纱线,动作快如闪电。

参观结束后,刘书记在临时办公室坐下,沈秀兰端来灵泉泡的桑葚茶。"秀兰啊,"刘书记抿了口茶,"纺织组现在是公社的金字招牌,县革委会打算收编,成立公社直属的纺织厂。"沈默轩和沈秀兰对视一眼,后者的手在围裙上捏出褶皱:"刘书记,我们纺织组能有今天,全靠姐妹们的手艺,要是收编了,管理权......"

刘书记摆摆手:"放心,你们还是管理层,"他压低声音,"但利润得三七分,公社拿大头。"沈默轩知道这是变相夺权,但此时不能硬抗。他咳嗽一声,接过话头:"刘书记,三七分没问题,但我们有三个条件:第一,纺织组保留'红星'字号;第二,技术骨干不能抽调;第三......"他从抽屉里取出个木盒,里面是用灵泉蚕丝做的棉被,"这是给您和嫂子的,冬天盖着暖和。"

刘书记摸着棉被,嘴角上扬:"小沈啊,你总是这么懂事。"他在文件上签下名字,"就按你们说的办,明天公社就下文。"等他离开后,沈秀兰瘫坐在椅子上:"哥,这等于把我们绑在公社的战车上了。"沈默轩望着窗外的细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背靠公社,才能挡住更多明枪暗箭。"

最新小说: 两界倒爷:资源差价助我飞升 时关漫 时隙边沿 丹帝神 玄幻:建刺客仙庭,猎杀气运之子 杀手修真路 这个圣人不讲武德 三清变四清了,这回不能分家了 乱世边军,从铜板换老婆开始 看门狗都是帝境,你管这叫落魄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