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溪月丫头你说呢?”
唐溪月仰起头,回答问她的妇人。
“都可以,你们喜欢怎么叫都行。”
土豆在现代也有好几个名字,什么洋芋、马铃薯、地蛋子。
不同地方的叫法都不太一样,在这个时代,传开后可能也会有别的名字。
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洋芋这个名字是不会有。
在这个时代,它就是本土食物,不存在洋的说法。
“那我以后就叫它黄薯了。这么大一个,根本不能说是豆。”
“哈哈哈,谁说不是呢,豆子都是小小一个的,叫薯比较合适。”
“这一窝有十几个,产量比小麦高多了,我要留着一些后面种。”
“我们想到一起去了,上次的红薯我也留了几个,就等着到地方后种下。”
“是啊,这两种粮食产量都这么高,以后就不用饿肚子了。”
“溪月丫头,你知道这个黄薯要怎么种吗?”
“是不是跟红薯一样,整个埋土里,发芽后还可以把秧子割下来扦插?”
唐溪月摇摇头回答:“土豆的种法跟红薯不太一样,你们仔细看,它身上是不是有一个个凹下去的窝?”
她举起一个土豆给大家示意。
“这一个窝就是一个芽眼,种的时候把土豆切成块,保证每一块上面都有一两个芽眼。”
唐溪月用锄头把土豆切成几块,每一块都有鸡蛋大小,呈三角形,要带着足够的薯肉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芽苗生长。
把土豆块传给大家观摩。
“像这样切开,放阴凉通风处晾一两天后种下,也可以用草木灰拌一下再种。”
“要注意的是,切土豆的刀要干净的。”
“土豆不能在一块地上连种,可以和豆类轮种,以减少虫害。”
本来的收获场景变成土豆种植培训现场。
唐溪月将自己能想到的所有关于种土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全部教给大家。
毕竟村民说得对,这红薯和土豆两种作物,真的能够解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普通百姓的饥荒问题。
只是她也不是农学专业的,知道的有限,以后还得靠大家自己摸索。
仔细回忆了前世种土豆的场景,她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