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加急的战报在早朝上引发轩然大波。萧璟展开军报,北疆形势一目了然:北燕李氏撕毁和约,十万大军分三路南下,已攻破两座边城。
"李氏这个老贼!"兵部侍郎赵昱怒拍桌案,"前日还派使者求和,转眼就..."
萧璟将战报呈给皇帝:"陛下,李氏这是蓄谋已久。他们与杨荣勾结,假意求和只为拖延时间。"
龙椅上的皇帝面色阴沉:"众爱卿有何良策?"
朝臣们议论纷纷。主和派建议再派使者谈判;主战派则主张立即调兵增援。萧璟静立一旁,等众人争论稍歇,才上前一步:
"臣请即刻北上。北疆大营尚有五万精锐,加上各地驻军,足以固守。"
"粮饷如何解决?"户部尚书提出难题,"去年南方水患,国库吃紧。"
秦沐歌此时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臣妾整理药王谷账册时发现,杨荣一党在青州私设十三处粮仓,囤粮足有二十万石。"
朝堂一片哗然。皇帝立即下旨查抄杨党私产充作军需。同时任命萧璟为北疆行军大总管,节制边关七州兵马。
退朝后,萧璟夫妇在偏殿与皇帝密议。
"爱卿此去,有几成把握?"皇帝眉头紧锁。
萧璟铺开北疆地图:"若只是北燕,七成。但若倭国同时进犯..."他指向海陵港,"这里才是关键。"
秦沐歌补充:"据杨荣供述,倭国计划三日后大潮时登陆。若海陵失守,敌军可沿运河北上,直逼京城。"
皇帝沉思良久:"朕派镇海侯驰援海陵。另外..."他看向秦沐歌,"太医院新研制的防疫药方,需爱卿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