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确实是普通的农民或流民,没什么特殊技能。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报上了自己的“老本行”:
有几个自称是木匠、石匠的。
有两三个说是以前跟着走方郎中打过下手,懂点草药的。
甚至还有一个,自称以前在城里给人当过账房先生,会算账!
“人才啊!”
陆明远眼睛一亮!
虽然都是些基础技能,但在现在这个百废待兴的榆树沟,可都是宝贵的资源!
他立刻开始进行第二步:初步分工!
“所有自认有耕种经验的,明日起,去田庚那里报到,听从统一安排!”
“木匠、石匠,去找墨生和公输班两位师傅,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懂草药的,先去村里的医棚帮忙,整理药材!”
“那位账房先生……嗯,你暂时跟着孔先生,协助记录工分。”
“其余人等,根据体力情况,编入不同的劳作队,负责开荒、伐木、搬运、修建等基础工作!”
一条条指令,清晰地下达。
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一个明确的身份和任务。
不再是之前那种吃了上顿愁下顿、茫然不知明天该干什么的混乱状态。
紧接着,陆明远又趁热打铁,推出了第三步:建立规章制度和奖惩体系!
他并没有搞什么复杂的律法条文,而是根据榆树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几条简单易懂、却又至关重要的规矩:
一、严禁私斗,凡有争执,报与石头处理,私自械斗者,严惩不贷!
二、注重卫生,各家门前屋后,统一清理,乱丢垃圾者,罚做义务工!
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这最后一条,其实是韩莫之前就定下的基调。
但陆明远将其进一步细化和量化了。
他让孔德才和那位账房先生一起,根据不同工作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和体力消耗,制定了一个初步的“工分表”。
比如,开荒一亩地多少工分,伐木一根多少工分,修建房屋一天多少工分……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每天干完活,由各队的负责人记录工分,月底凭工分领取相应的口粮和其他物资!
干得多,拿得多!干得少,拿得少!不干活?那就只能喝西北风!
这套简单粗暴、但却无比公平的体系一经公布,立刻在所有村民和难民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