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沙参灵语》(下卷)

《沙参灵语》(下卷)(1 / 2)

第五回 七情配伍显神通 相须相使破沉疴

自石松识得沙参妙用,瀚海洲的沙参便成了周边医者的“润肺宝”。但单用沙参,有时未必能尽全功。这年秋分,五运属金,六气“阳明燥金”与“太阴湿土”交织,人患“燥湿相搏”之症——既有干咳少痰、咽喉干痛的燥象,又有腹胀便溏、舌苔白腻的湿象,医者用燥药则伤阴,用湿药则助燥,束手无策。

石松的孙子已长成少年,也染了此症。石松取沙参煎汤,虽能缓解干咳,却消不了腹胀。夜里,他梦见沙玉姑立于药架前,指着沙参与玉竹说:“此二者,一补肺阴,一润胃燥,肺胃同调,燥湿自和。”石松醒后,取沙参三钱、玉竹三钱同煎,加少许炒扁豆健脾祛湿。少年服药三日,咳止胀消,舌上竟生出薄苔。

“这便是‘相须’啊!”石松抚掌叹道。他又发现,沙参配桔梗,能引药上达咽喉,治声音嘶哑;配川贝,能增强润肺化痰之力;唯独与藜芦同煎时,饮者会头晕恶心——这便是“相反”,需谨记避忌。他将这些配伍记在竹卷上,注曰:“沙参甘凉,得麦冬则滋阴更着,得桔梗则引经上达,遇藜芦则药性相斥,此七情之妙,不可不察。”

沙玉姑见石松将草木间的“相生相杀”一一记录,不禁在月下轻笑:“草木如人,有亲疏远近。沙参性静,需得灵动之药相佐,方能通经达络;若遇相冲之辈,便成祸端。”这话传到中州,有医者依此配伍,治好了无数“燥湿夹杂”的沉疴,沙参的配伍之法,遂从瀚海洲的口传,渐渐写入各地医案。

第六回 五运流转定药法 岁气异常调方机

又过十年,岁在癸亥,五运属水,六气“太阳寒水”过盛,秋燥中竟夹着寒气,人患咳嗽多兼畏寒,痰虽少却清稀,医者用沙参则觉寒,用生姜则嫌燥。

石松已至暮年,卧在病榻上听闻此事,让孙儿取来《五运六气图》,指着“燥金遇寒水,当以甘温佐甘寒”一句道:“用沙参三钱,配生姜二片,沙参润其燥,生姜散其寒,寒热相济,方合岁气。”孙儿依言配药,给一位畏寒干咳的老妪服用,果然一剂见效。

沙玉姑化作清风,拂过老妪窗前的沙参,轻叹:“天地之气流转不息,草木之性亦随岁运而变。癸亥年寒水盛,沙参的甘凉需得生姜的辛温调和,方能不伤正气。”这话被路过的游方郎中记下,写入《岁时用药要诀》,其中便有“沙参治燥,寒岁加姜,热岁加芩”的记载,将沙参的应用与五运六气紧密相连,这便是“天人合一”在用药中的生动体现。

第七回 伪药乱真迷医理 沙姑显迹辨真机

沙参声名远播,竟有药贩用“南沙参”冒充瀚海洲的北沙参(沙参有南北之分,北沙参滋阴力强,南沙参偏于清肺)。中州有个大夫误用了南沙参,治不好阴虚干咳,便骂道:“什么神药,竟是虚名!”

石松的孙儿听闻,带着真沙参前往中州,当众辨药:“真沙参(北沙参)生沙地,根条细直,色白如脂,断面有光泽,味甘带微苦;伪者(南沙参)生湿地,根多分枝,色黄褐,味淡带涩。”他取两药煎汤,真药饮之润喉,伪药饮之干涩,众人方知真伪之别。

夜里,那骂过沙参的大夫梦见沙玉姑,见她手中托着两株草,一株扎根沙地,一株生在湿地。“草木的性情,全在生长的水土里。”沙玉姑道,“北沙参得沙地之精,能锁阴津;南沙参得湿地之气,能散肺热,本无好坏,错在医者不明其性,乱用一气。”大夫惊醒,连夜写下《沙参辨》,感叹道:“用药如识人,不知其出处,焉能知其心性?”

第八回 典籍初成传后世 口授心传续薪火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