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灵踪》下卷(2 / 2)

宫人问其故,许胤宗道:“黄芪性温,能补一身之气,防风辛温,可引黄芪之气达周身(相使配伍,防风助黄芪行散)。深秋之气燥寒(六气中‘燥’与‘寒’相兼),药气借蒸汽之力,透皮入络,比口服更易被气虚之人吸收。”此事被记入《旧唐书》,但民间却添了段神话:说那药气中藏着黄瑶仙子的灵气,因武则天曾封恒山为“北岳”,仙子便借皇家气运,助了太后一臂之力。

从此,“黄芪熏蒸法”成了宫廷治中风的秘传之术,而寻常百姓则学去简易版:气虚感冒初起时,用黄芪、生姜煮水,趁热熏鼻,往往能汗出而愈。

第七回 边关芪草香 战马救三军

北宋庆历年间,西夏犯境,延州(今延安)守军被困三月,粮草耗尽不说,还染上了“寒疫”——士兵们先是恶寒发热,接着便气短胸闷,连拉弓都觉臂如灌铅(寒邪伤阳,致阳气虚衰)。

军医李潜束手无策,一日见马夫将几匹病弱战马赶到后山,竟啃食一种开黄花的野草。过了两日,那些战马竟能自行走回营中,喘息也平顺了。李潜连忙采来那草,见其根黄如金,断面有“菊花心”,正是黄芪。

他想起《神农本草经》载黄芪“主大风”,便取三两黄芪,配五钱生姜(生姜辛温,助黄芪散寒),大锅煮汤,让士兵们分饮。初饮时,士兵们觉药味甘温,入腹后暖意渐生;三日后,多数人不再恶寒,气短也轻了;半月后,竟有体力出城劫了西夏的粮草。

李潜由此悟得:寒疫伤人,先伤阳气,黄芪补肺气以卫外(肺主皮毛),补脾气以生血(脾统血),阳气足则寒邪自退。他还发现,当地牧羊人常割黄芪喂羊,这种“黄芪羊”的肉煮熟后,竟自带一股甘香,体虚者吃了,比喝药更易接受。

后来,延州百姓将黄芪与羊肉同炖,名为“黄芪羊肉汤”,成了冬日驱寒补气的名吃。而军中则流传着一首歌谣:“北地黄芪似金根,一碗能壮三军魂,莫说边关风沙烈,补气自有大将军。”这“补气大将军”的名号,便从此传遍天下。

第八回 东坡品芪粥 诗韵传养生

北宋元符年间,苏东坡被贬儋州,年近六旬的他,因水土不服患上了“消渴症”——每日口渴难耐,饮多尿多,身形日渐消瘦(阴虚火旺,气阴两伤之象)。当地百姓告诉他,用恒山黄芪与粳米同煮成粥,或许有效。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