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经方永续(2 / 2)

第六回 方志续薪火 农书藏真机

北宋嘉佑年间,朝廷重修《陕西通志》,派来的编纂官姓李,是个精通医理的文人。他听闻秦岭麻黄与经方渊源深厚,特意带着《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和前朝的《齐民要术》,亲赴寒谷考察。

此时正值秋分,金气当令,天地间燥气渐生。秦氏第十五代传人秦仲文正在田间采收麻黄,他手持小锄,专挑根须粗壮、茎秆泛红的植株,挖起时格外小心,不使根须折断。李编纂见了便问:“秦先生采麻黄如此讲究,莫非有什么门道?”

秦仲文擦了擦汗,指着地里的麻黄说:“李大人请看,这麻黄有‘三不采’:天阴不采,恐带湿气;未及三年不采,恐药力不足;霜前不采,恐阳气未收。《齐民要术》说‘草木待霜而收,性乃全’,正是此理。”他拿起一株麻黄,“您看这根呈黄棕色,茎有节,叶如鳞片,与《神农本草经》描述分毫不差,可我们祖辈传下的农谚却说‘麻黄见霜红,药劲赛关公’,这便是书本之外的实践真知。”

李编纂跟着秦仲文走进药庐,见墙上挂着许多竹简,上面记着不同年份的麻黄特性:“成化三年,雨多,麻黄茎软,需多加三钱方有效”“弘治元年,大旱,麻黄性烈,减半使用”“正德七年,冬有暖春,麻黄根虚,需配伍干姜助其力”。李编纂惊叹道:“这些记载,比官修本草更细致,堪称‘活的本草’啊!”

正说着,有个从长安来的商人求医。商人自幼体弱,冬日受寒后,咳喘不止,痰少而黏,虽恶寒却又怕热,脉浮细而数。秦仲文诊后说:“此乃阴虚外感,若用麻黄汤,恐发汗伤阴,如烈火燃枯柴。”便取麻黄三钱,蜜炙后与玉竹、沙参同用——蜜炙麻黄性缓,既能微发汗,又不伤阴;玉竹、沙参滋阴润燥,如雨露润田,助麻黄散寒而不燥。

商人连服五日,咳喘渐止,寒热也消了。他好奇地问:“听闻麻黄乃猛药,为何我服后并无不适?”秦仲文指着窗外的麻黄田说:“草木无好坏,全在用法。就像这秦岭麻黄,生于寒地却能随配伍而变,遇阳虚者配附子,遇阴虚者配玉竹,遇痰湿者配半夏,正如《本草》所言‘药有七情,合和视之’。”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