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年春天,白龙江发了场大水,冲毁了河滩上的庄稼。村里断了粮,不少人得了水肿病,比去年李寡妇家的娃还重。栓柱把自己攒的药全拿出来,还是不够。
"得去摩天岭深处挖'苓王'。"村里的老支书叹了口气,"老辈人说,岭心有窝千年苓王,能治百病,就是有迷雾锁着,进去的人没一个能出来。"
栓柱心里一动:"我去。"
"哥,你疯了?"狗剩拉住他,"那地方邪乎!"
"邪乎才得去,"栓柱拍了拍他的手,"上次山神没要我的命,就是让我做这事的。"
他背上药篓,揣着块玉米饼,独自往摩天岭深处走。刚过黑熊界,雾就来了,比上次的更浓,带着股草药的清香,不像要害人,倒像在引路。他想起老支书说的"心善的人,雾会让道",便放开胆子往前走。
走了约莫半天,雾里传来"哼哼"声,是那头黑野猪!它比上次见时更壮,额头上有撮白毛,像顶着颗星。野猪见了他,转身就走,走几步回头看一眼。
栓柱跟上,心里踏实了——这是山神派来的向导。
野猪把他领到一个溶洞前,洞口挂着串猪苓,黑得发亮,最大的那颗足有碗口大,断面的纹路像朵盛开的花——正是苓王!
"这是给我的?"栓柱不敢信。
野猪"哼哼"两声,用鼻子拱了拱他的药篓,然后转身进了溶洞,没再出来。
栓柱对着溶洞磕了三个头,小心地取下猪苓,只摘了半串,留了半串挂在洞口:"山神,我只取一半,够救村里人就行。"
往回走时,雾自动分开条路,阳光透过雾缝洒下来,照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忽然明白,迷雾不是惩罚,是考验;野猪不是凶兽,是守护者。山神要的不是敬畏,是尊重——尊重山的馈赠,尊重万物的生机。
七、苓王济世 平衡之道
栓柱带回的半串苓王,救了全村人的命。水肿病消了,村民们捧着鸡蛋、红薯来谢他,他全推了,只说:"是山神救了咱,要谢就去祭拜黑熊山神。"
那天,黑熊山神的祭坛前挤满了人,供品摆了三层,有刚蒸的馒头,有自家酿的米酒,还有孩子们采的野花。栓柱站在最前面,领着大家磕头:"山神爷,谢谢您的恩赐,咱以后再也不贪心了,取三留七,守着山过日子。"
祭完山神,栓柱把剩下的半串苓王分成小块,用红布包好,分给村里的药农:"这是种子,种在自家药圃里,记着,得和蜜环菌一起种,它们是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