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苓雾语》下卷(1 / 2)

《豨苓雾语》

下卷

五、雾谷传艺 七情显妙

入秋时,太白山的雾有了新脾气。清晨的雾贴着地皮滚,带着腐叶发酵的暖意;午后的雾往崖上爬,裹着松脂的清苦。李守义背着半篓猪苓从迷魂谷出来,衣襟上总沾着些湿意,那是雾留下的痕迹——自从上次野猪引路,他每隔三五天就会进谷一趟,渐渐摸出了规律:带金纹的野猪总在辰时到潭边拱土,拱过的地方准有新的猪苓冒头,像是特意为他准备的。

这天他刚采完猪苓,正蹲在潭边洗手,忽听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是个面黄肌瘦的少年,背着个破布包,见了他就"扑通"跪下:"李大叔,求您救救俺娘!"

少年是邻村的,叫狗剩。他娘得了怪病,浑身发黄,眼白像涂了层桐油,尿水也是深茶色,村里的郎中说是"黄疸",开了几副药都不见好,反而越来越重,如今连饭都咽不下了。李守义想起柳先生说的"猪苓能渗湿",心里一动:黄疸多是湿热郁于肝胆,猪苓入膀胱经,能把湿热往下引,说不定管用。

他带着狗剩往破庙赶,柳先生正对着一堆药材发愁。见了李守义,老郎中叹道:"这月黄疸病闹得凶,我这茵陈、栀子都快用完了,可光靠这两味药,去湿有余,利水不足啊。"李守义把猪苓递过去:"先生,您看这东西能配着用不?"

柳先生眼睛一亮,拿起猪苓闻了闻,又摸出茵陈放在一起:"茵陈苦辛微寒,能清热利湿退黄;猪苓甘淡微寒,能利水渗湿。二者配伍,茵陈疏肝利胆,猪苓通利水道,正是'相须'——就像两个伙计,一个在前头开路,一个在后面推车,把湿热从尿里赶出去!"他又加了把栀子,"栀子苦寒,能泻火除烦,这三味凑在一起,就是治黄疸的'三驾马车'。"

李守义帮着把药材配齐,狗剩揣着药连夜赶回家。三天后,少年欢天喜地地跑回来,说他娘的黄疸退了些,眼白不那么黄了,也能喝点稀粥了。消息传开,附近村子得了黄疸的都来找柳先生,庙里的药炉从早烧到晚,飘出的药香混着雾谷的湿意,漫过半个秦岭。

这天李守义进谷采药,刚走到潭边,就见那头带金纹的野猪正用鼻子拱着一株植物。那草长得奇特,茎秆紫红,叶片像心形,沾着露水闪着光。野猪见了他,用鼻子把草往他跟前推了推,又拱了拱旁边的猪苓,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哼哼。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