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葎草入药部位,主要有效成分,成分含量,现代药理作用

葎草入药部位,主要有效成分,成分含量,现代药理作用(2 / 2)

- 膳食纤维相关作用:茎部多糖在体外实验中可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潜在调节肠道微生态(研究较少)。

三、根部

主要有效成分

- 生物碱类:是根部特有的成分,如葎草碱(humulone)、异葎草酮(isohumulone)等(含量较低,约0.01%~0.05%干重);

- 黄酮类:含量最低(约为叶部的1/5),以山奈酚为主;

- 甾醇类:β-谷甾醇含量与茎部接近,约0.1%~0.3%;

- 此外,含较多鞣质(鞣酸类),约0.5%~1.0%。

成分含量特点

- 生物碱为根部标志性成分,在叶和茎中几乎检测不到;

- 鞣质含量显着高于地上部分,是根部收敛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现代药理作用

- 抑菌与收敛:根部的生物碱对肠道致病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鞣质可收敛肠道黏膜,缓解腹泻(传统用于治疗痢疾);

- 抗炎与镇痛:根部提取物(生物碱+甾醇)在动物模型中可降低疼痛阈值,缓解慢性炎症疼痛(作用弱于叶部);

- 潜在抗肿瘤:体外实验显示,根部生物碱对肝癌细胞(HepG2)有微弱的增殖抑制作用(机制未明,需进一步研究)。

四、花部(较少单独入药)

主要有效成分

- 挥发油:含量高于叶和茎,约0.1%~0.2%(鲜重),主要成分为香茅醇、香叶醇等萜烯醇类,以及少量黄酮苷;

- 黄酮类:以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为主,含量约0.08%~0.15%(干重)。

现代药理作用

- 抗病毒:花部挥发油对疱疹病毒(HSV-1)的抑制活性较强,可能与萜烯醇类破坏病毒包膜有关;

- 镇静与驱蚊:挥发油中的香茅醇等成分在体外有一定镇静作用,且对蚊虫有驱避活性(日化领域研究较多)。

总结

1. 核心入药部位:葎草以全草入药,因叶部(黄酮、酚酸)、茎部(萜类)、根部(生物碱)的成分协同作用,共同发挥“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功效;

2. 成分含量差异:叶中黄酮类、酚酸类含量最高,是抗菌、抗炎的主要部位;茎部萜类丰富,辅助抗炎利尿;根部生物碱和鞣质为其治痢的关键;

3. 药理作用关联:各部位的药理作用与其优势成分直接相关——黄酮类主导抗菌、抗炎、抗氧化;萜类辅助抗炎、利尿;生物碱参与抑菌、止泻;挥发油(叶、花)侧重抗病毒、驱蚊。

目前研究仍存在局限性(如不同产地、采收期对成分含量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未来需进一步细化各部位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靶点研究,以更精准地指导临床用药和资源开发。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