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老渔夫赵伯用,这老人生了“石淋”,尿中带沙,疼起来直打滚。“秋藤像坚韧的麻绳,能把石头一点点往外拉,”华佗加了金钱草,“金钱草化石,藤通淋,像两个人抬石头,省力。”赵伯喝了五剂,在一个清晨排出几颗细沙样的结石,“尿的时候,像有东西顺着尿道滚出去,麻酥酥的,过后浑身轻快!”
华佗摸着藤茎的纹路:“秋藤坚韧,味涩带苦,性平,能通淋排石,治石淋最佳。金气主肃杀,藤得金运之气,能攻坚破淤,如秋风扫落叶,不留残秽。”
冬根:水气闭藏,温涩固本
冬至的冻土硬得像铁,华佗带着村民挖割淋草的根,根须在土里盘得像团乱麻,黄白色,带着泥土的腥气。他用酒蒸过,苦味淡了,多了份温涩,像藏了暖意。
村东的老妪患“劳淋”多年,遇冷就犯,尿后余沥不尽。华佗用蒸过的根配枸杞、山药,“冬根得水气闭藏,能补肝肾,固膀胱,像给漏水的壶加个塞子。”老妪喝了半月,夜尿少了,手脚也不凉了,能坐在门口给孙子缝虎头鞋。
有个教书先生,常年熬夜伤了肾,也得劳淋,用冬根配杜仲炖羊肉,“既补又利,像给干涸的田地浇水,既解渴又不涝。”先生叹道:“这根藏在土里过冬,像攒着劲儿,开春就帮人补元气。”
华佗在《青囊经》草稿上画了四季割淋草图,旁注:“春芽疏肝,夏叶破淤,秋叶通淋,冬根固本。应四时之气,合五脏之性,采之当令,则药效倍增。”淮河的滩涂上,不同季节的割淋草错落生长,像一幅活的“五运六气图”。
第六卷:七情配伍藏深意,病案印证显奇功
华佗发现,割淋草单打独斗虽强,但若懂“七情配伍”,就像给好马配好鞍,能发挥更大威力。他在土地庙的墙上画了张“配伍图”,像布阵排兵,让村民看得明白。
相须:滑石同用,通淋如破竹
治重症热淋,华佗必用割淋草叶配滑石。“叶苦寒清热,滑石甘寒利水,像两把斧头劈柴,效率翻倍。”有个赶车的把式,在烈日下憋尿太久,得了热淋,尿痛如火烧,尿色深黄如浓茶。
喝了这两味药煎的水,把式半个时辰后就尿通了,“像烧红的铁扔进冰水里,‘滋啦’一声,火全灭了!”他咂着嘴说,“这药比冰镇酸梅汤还解渴,从喉咙凉到肚子。”三日后痊愈,赶车时特意绕路经过割淋草,对着草丛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