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栓心一横,把嫩叶洗净,和仅存的一把麸皮一起下锅,煮成一锅绿糊糊。小孙子饿得直哭,闭着眼咽了半碗。当夜,孙子竟尿了一大泡,虽然还是黄赤,但肿胀的小腿明显松软了些。王老栓又煮了两日,孙子不仅尿量增多,眼睛也能睁开了。消息传开,村民们纷纷涌向盐碱滩,争抢着采摘那救命的“驴拉秧”。
(五)涩口充饥消浮肿
起初,村民们嫌草叶苦涩带刺,难以下咽。有个叫二柱子的后生,饿得急了,大把塞进嘴里,被刺得满嘴是血,却连说:“管他娘的,能填肚子就行!”吃了几日,人们发现,这草不仅能顶饿,更奇的是,身上的浮肿竟慢慢消退,小便也顺畅了。村医摸了摸脉,惊叹道:“此草涩中带苦,苦能燥湿,涩能固肠,竟能治这‘燥肿’!”
第二卷:四季采秧分性味,春芽冬根各显功
(一)春采嫩芽救饥肠
第二年开春,虽然还是干旱,但驴拉秧竟早早发了芽。嫩绿的芽尖顶着露珠,刺还软嫩。王老栓教村民:“春分后采芽,用开水焯过,拌点盐就能吃,能当菜充饥。”春芽味微苦带甘,不像老叶那么涩,最适合给孩子和老人吃。有户人家的媳妇怀孕水肿,吃了半月春芽,肿消了,气色也红润了,村医说:“春芽得木气,能疏肝利水,最宜妇人。”
(二)夏摘繁叶疗燥肿
入夏后,驴拉秧长得疯快,藤蔓铺展如绿毯,叶片肥厚。此时的叶子味极苦,嚼之舌面发涩,但清热利水之力最强。村民们把叶子晒干,磨成粉,掺在少量杂粮里做饼子。王老栓发现,用夏叶煎水喝,治“燥肿”最效:“日头越毒,这草劲儿越足,像能把肚子里的浊水烧开了排出去。”有个老烟枪咳得尿失禁,喝了夏叶汤,咳嗽轻了,尿也能管住了。
(三)秋收种子备荒年
秋分时节,驴拉秧结出了一串串褐黑色的小种子,如微型葡萄。王老栓带着孩子们采摘,晒干后装在陶罐里。“这籽能磨面,也能留着当种子,”他叮嘱道,“今年多种点,明年就有指望了。”秋籽味涩带甘,炒熟后有股清香,既能当零食,又能止泻——拉肚子的人吃点炒籽粉,很快就好转,此“秋收主收敛,涩能固肠”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