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金狮细说火土理 丹台炼精显奇功
金狮引阿山至谷中“丹火台”,九块赤火岩砌成的台基正与地下火脉共振,中央党参根头“狮盘”的疣状突起在地表聚成“火生土”卦象——上离下坤,如陶窑烧制陶器,卦象中隐约可见谷芽萌发的全息影像。金狮展开玉牒,太行火脉图中党参根头对应人体中脘穴,须脉如红绳连接心脾二经,恰合《难经》“火者,土之母”的生克之理。
“火能生土,心脾相生,”金狮以金珠为引画出太极,阴阳鱼眼嵌着参根火纹与根肉黄土,“狮盘火纹属离卦,根肉黄土属坤卦,火灼土而能腐熟水谷。”话音未落,党参突放赤芒,与阿山中脘穴共振,他顿觉胃脘处暖流翻涌,前日贪凉饮下的冰浆竟化作肠鸣之声,如陶土入窑渐次腐熟。金狮取党参与炙甘草投入丹炉,炉中赤气与甘草黄气缠绕成太极,心脾二经的影像在火中明灭——参叶火纹如薪助火,甘草黄气如土承阳,二者相须为用。炉底火纹随天上大火星位移自动调节,当星芒过旺时火纹收缩如新月,星芒减弱时舒展如满月,恰合今年火运太过的五运节律,阿山顿悟“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的医道真机。
第三回 午月采参循火运 四气五味炼真精
小暑破晓,阿山持昆仑玉铲候于参旁,当午时阳气最盛,玉铲触地刹那,冻土发出金石相击之声,党参出土时竟自鸣钟鼓,根头“狮盘”的疣状突起渗出金液,在空中聚成“暑气通心”的古篆,笔画间有金虫游走。盛参的赤陶瓮底铺着夏至日采的麦冬,参入瓮时腾起微型火焰,与天上大火星遥相呼应,瓮中金液表面浮着金黄二气,如熔金覆于赤汞,散发出甘温与微苦交织的香气,闻之如饮夏晨朝露。
“参性温能除热瘫痫,味甘可补心气,”金狮指根头火纹,“其气轻清如朱雀南飞,入心经而走表;其味厚浊如黄土沉渊,入脾经而走里。”党参在瓮中自发旋转,火纹随五运六气明灭——今年火运太过,火纹竟如活物般张弛,瓮中汁液在阳光下显映出心经全图,从极泉穴到少冲穴,每寸经络都与参根火纹一一对应,宛如天然的经络浮雕。采参时金狮指向南方:“大火星过旺,参之狮盘能应天时而调人体之偏。”阿山望去,见星芒与参根赤芒形成光桥,桥中显映“上临少阴少阳,火燔焫”的天象,方知党参药性如天地调衡器,随星象变化自动平衡人体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