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桑感到有两股暖流在体内循环:一股从“足少阴肾经”(水)沿“阴维脉”上升,如寒泉化汽;一股自“手少阴心经”(火)循“阳维脉”下降,似骄阳融雪。两流在“膻中穴”汇合成“黄芽”(先天一气),黄芽生长的节律竟与洛神花的“呼吸”同步——花吸气时,黄芽抽枝展叶;花呼气时,黄芽结籽落英。低头再看,她的影子已与“玄牝之门”的太极图重叠,影子的“命门穴”处生长出迷你洛神花,根系与主花的根须在地下形成“天人根系网络”。
老郎中翻开《奇经八脉考》,书页自动停在“任督二脉”篇,他以拐杖在太极图上画出任督循环线:“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纲,此花以根通督(阳),以茎连任(阴),竟在春分时刻打通‘天人小周天’。你看那‘水火既济丹’的流转轨迹,正是‘任督通,百脉皆通’的实证。”
此时,洛水中的老蛟从千年沉睡中惊醒,摆动龙尾时带起的水花竟凝成“天一生水”的字样。它张开巨口,吐出蕴含“先天之精”的龙珠,龙珠与“水火既济丹”相撞,爆发出照亮整个洛水流域的光芒。光芒中,阿桑看见无数透明人影在空中打坐,他们的“三丹田”与洛神花的“三茎”遥相呼应,共同编织着“天人同修”的壮丽图景——这正是“人身小宇宙,天地大乾坤”的终极显化。
六、春分点穴调虚实
戌时初刻,暮色如青黛染宣,洛神花的六片花瓣突然发出柔和的荧光,每片花瓣对应一条阳经,叶尖凝聚的光点如天然磁针,精准指向当令的“春分三穴”:合谷(大肠经,阳中之阳)、太冲(肝经,阴中之阳)、三阴交(脾经,阴中之阴)。花茎分泌的药液呈半透明胶状,在三穴位置形成直径三寸的“药灸斑”,斑面纹路与《黄帝明堂经》的穴位图谱丝毫不差,中心凹陷如艾炷燃烧后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