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前细看,是一只蝴蝶:翅展尺许,翅面呈淡金色,如黎明前的晨曦,布满不规则的冰裂纹路,似寒凝的脾土;尾突如两枚金镶玉,尖端泛着嫩绿色,对应脾经的"足三里穴"与肝经的"曲泉穴",形成"补脾疏肝"的针灸意象;翅脉呈树根状分布,主脉为金黄色(属脾土),支脉为嫩绿色(属肝木),交汇处凝结成翡翠金屑结节,恰似《灵枢·经脉》中"脾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上膈属舌本"的寒尽春生。
"春灵蝶!"青梧惊呼,此蝶翅纹与《灵蝶秘典》中的"寒极春生图"完全吻合,翅面上的光点随翅膀振动而流动,时而形成"春"字,时而化作"生"字,如同一出寒春交替的光影剧。蝴蝶振翅而起,翅尖划过敏捷,翅尖划过敏捷,翅尖划过黄芪根部,根部周围的冻土竟如薄冰般裂开,露出金黄色的根须,蒸腾起淡淡雾气;飞过木蝴蝶树时,荚果的冰层如晨露遇朝阳,迅速融化,翅膜上的青金色纹路如春水般流淌,如肝气随春气舒展。
蝴蝶飞向春生台,途经之处,黄芪的茎秆自动排列成"阳"字形,木蝴蝶的翅膜上显现出"生"字的雾气,二字相互缠绕,形成"阳生春至"的活体符咒。行至台脚下,春灵蝶停在一块暖玉太极石上,石面天然形成"泰"字,左半为寒冰(冬),右半为暖雾(春),阴阳二气在石面中央形成一道旋转的光环,如《周易·系辞》中"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的具象化。
三、春生仙踪·阳生妙演
春灵蝶飞入台中,青梧拾级而上,见每层台阶都刻着不同的春生图腾:第一层刻"寒气逆极,阳气萌动",配图为古人以黄芪炖鸡汤的场景;第二层刻"补气升阳,疏肝和胃",配图为华佗创编五禽戏之鹿戏(主脾);第三层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配图为人体阳气升发的动态图。
登上顶层,中央立着一座"寒极春生鼎",鼎身用黄铜铸造,刻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八个古篆,鼎壁上凝结着黑白相间的冰层,如寒凝脾土患者的面色。鼎中盛满土黄色液体,漂浮着冰块(寒邪)与絮状物(脾虚),中央有一根竹制脾胃管,模拟脾胃的运化功能。
鼎旁站着一位身着青金色道袍的仙童,头戴朝阳冠,冠上嵌着青金石与金箔;腰系杨柳带,带上串着黄芪、木蝴蝶、白术等药物,每味药材都散发着暖春的气息;手中握着一支"春生杖",杖头雕刻着"女娲补天"图案,女娲左手持黄芪,右手握木蝴蝶,象征"补气疏肝,补天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