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前细看,是一只蝴蝶:翅展四寸有余,翅面呈淡紫色,边缘泛着珍珠母般的白色光晕,如同一轮将满未满、被薄云笼罩的新月;尾突如两颗温润的珍珠,一颗透明如水晶(属阴),一颗淡紫如罗兰(属阳),对应着中医"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精妙理论;翅脉呈网状分布,每一道脉络上都凝结着细小的露珠,露珠随翅膀振动而滚动,却始终不脱离脉络,恰似人体津液在经络中运行,虽流动不息,却循经有度。
"盈灵蝶!"青梧惊呼,此蝶翅纹与《灵蝶秘典》中的"盈虚图"完全吻合,翅面上的露珠折射着七彩光芒,在麦冬叶片上投射出"阴虚则内热"的古篆 shadow。蝴蝶振翅而起,翅尖划过麦冬叶片,叶片上散落的露珠竟如听到号令般汇聚成线,沿着叶脉流入根部,如同一幅"引水灌田"的微观图景,演示着津液从体表回归脏腑的过程。
蝴蝶飞向山谷深处,途经之处,木蝴蝶的荚果上露珠纷纷滚落,在地面形成蜿蜒的"盈"字水痕,水痕边缘模糊,仿佛在诉说"盈不可久"的道理;麦冬的叶片则轻轻摇曳,将露珠均匀地洒向周围的土壤,如同一幅"虚则补之"的活体演示,让干涸的泥土得到恰到好处的滋润。青梧跟随其后,见路面的草叶上露珠大小均匀,既不干涸萎缩,也不积水成涝,正是"满而不盈"的最佳注脚,暗合中医"中病即止"的治疗理念。
三、盈虚仙踪·津液妙演
盈灵蝶飞入台中,青梧拾级而上,见每层台阶都刻着不同的盈虚图腾:第一层刻"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配图为圆月过望后逐渐残缺,江河泛滥后决堤的景象;第二层刻"小满者,物之安也",配图为农夫在田间灌溉,水流至田垄边缘便不再深入;第三层刻"满而不溢,高而不危",配图为陶罐盛水,水面与罐口保持一线距离。这些图腾历经风雨,却依然清晰,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界的生存智慧。
登上顶层,中央立着一座丈许高的"盈虚平衡鼎",鼎身用白玉雕刻,刻着"满而不盈,虚而不虚"八个篆字,鼎中盛着半鼎清水,水面平静如镜,漂浮着木蝴蝶与麦冬,形成"水上火下"的既济之象。鼎旁站着一位身着淡紫色衣裳的仙童,头戴玉冠,冠上镶嵌着月光石,月光石随呼吸明灭,对应着人体太阴经的盈亏;腰系冰绡带,带上串着麦冬、天冬、石斛等滋阴之药,药香清淡,如晨露沁脾;手中握着一支"盈虚杖",杖头雕刻着嫦娥奔月的图案,嫦娥怀中抱着一只玉兔,玉兔口中衔着麦冬,象征"阴平阳秘,以润制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