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妇艰难地伸手抓住青瑶的衣袖,喉间发出含糊的声音:「冷……胸口冷如冰窖……」青瑶轻按其「膻中穴」,手下感觉冰凉,如触冰块,再按「关元穴」,老人竟下意识地缩腿,提示下焦虚寒已极。「此乃『寒饮伏肺,真阳不足』之证,需温脾阳、补肾气、敛肺气,三管齐下。」青瑶取出「五气温阳针」——针体以艾叶烧制,针尖带温——准备施针。
三·四君鹤桂论堤防
青瑶决定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配伍仙鹤草、桂枝、五味子,方名「鹤桂四君汤」。「四君子汤乃培土生金之祖方,」她解释道,「人参甘温,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固护堤防;茯苓甘淡,渗湿利水,导浊下行;甘草甘平,调和诸药,兼能润肺。」
取人参时,特选「吉林野山参」——芦头短而圆,主根粗短,支根如人形,须根上有珍珠点——切成薄片,用黄酒浸润三时辰,借酒力行药势,增强补气之力。白术选用「于潜白术」,以米泔水浸一日,土炒至表面挂金,「土炒白术,能增强健脾止泻之力,与茯苓相须,如筑堤防水,使水湿有出路。」
仙鹤草采用「姜制」法:取仙鹤草炭,用姜汁拌匀,文火炒至表面微焦,散发出姜香与草香混合的气息。「姜制仙鹤草,既能收敛肺气,又可温中散寒,《本草正义》言其『治寒咳久嗽』,与桂枝相伍,可散肺中寒饮。」桂枝选用「桂枝尖」,取其细枝梢,切成薄片,用蜂蜜水炙过,「桂枝尖性温,能温通经脉,化气行水,蜜炙后减其燥性,增其润力,与五味子相使,一散一收,调和营卫。」
五味子则需「醋制」:将五味子倒入米醋中,浸泡至果皮膨胀,取出蒸至黑色,晒干后研成粗末,「醋制五味子,酸收之力增强,《本草蒙筌》言其『除烦热,生津止渴』,可敛肺止咳,防止桂枝辛散太过。」
四·土釜温煎固堤防
煎药选用「黄土温阳釜」——以黄河冲积土烧制,釜底刻「地火明夷」卦象,内膛涂以羊脂与灶心土混合膏,取「土能温阳,火能暖土」之意。青瑶先将人参、白术、茯苓投入釜中,加入「长流水」五升,浸泡二时辰,待药材吸饱水分,再加入仙鹤草炭、桂枝尖、醋五味子,点燃「栗炭火」——栗炭性温,能持久恒温,适合久煎补虚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