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村西头传来爬行声,一位农妇竟以手代足,在雪地拖行,下肢痿软如棉絮。青蚨查看其症状,见股四头肌萎缩如柴,膝腱反射消失,舌苔白腻腐秽——此乃“湿毒浸淫,精枯肉脱”。他取农妇下肢皮肤组织液滴在银杏叶上,液体竟呈清水状,叶缘凝结成冰花,恰如《诸病源候论》中“痿病者,由肾虚受邪,精血不足”。
二、虎始交处·细察痿厥探本源
青蚨登上村后冰骨山,见三棵牛膝树的根系竟裸露于雪地,根须呈透明状,如水晶丝绦,却无生机——此乃“肾水枯竭,骨失濡养”的外显。他以银针刺破树根,竟流出冰晶颗粒,落地成“髓”字,暗合“髓海空虚,寒毒内踞”。忽有雪豹从山巅跃下,落地时竟打滑跌倒,利爪在冰面划出“痿”字,正是“骨弱筋弛”。
回到村中,青蚨为幸存者逐一诊察:多数患者痿软无力,畏寒肢冷,头晕耳鸣,舌淡苔白。他翻开《痿论》,条文被冰雪覆盖,旁边批注着“今年当重补先天,兼化湿毒”。一位中年男子拉着他的手,手腕“太溪穴”处按之无反应,青蚨黯然:“太溪者,肾之原穴,原气衰竭,命门火熄。”
取出微型《五运六气图》,青蚨以沉香粉标注“精枯痿厥”四字周围:“岁运少角,木气不及,司天燥金,在泉君火,金火耗伤肾水,精枯髓竭。肾为作强之官,今精亏则骨痿,气衰则厥逆。当以‘大补精气,温阳通脉,兼祛寒湿’为法,急固元阳。”他望向西方枯骨云气,见其冰勺正舀向“命门穴”,正是“元阳将绝”的极致。
三、荔挺出时·寻芳采药固元精
青蚨踏过冰封的髓海谷,在火山温泉旁寻得三窠紫河车。其色紫黑如肝,纹理如脉络,腥气中带着暖意——此乃“人胞,禀受精血结孕之余液,能大补精血”。他以朱砂笔在紫河车上书“固元”二字,见血色纹路竟随字迹流动,正是“以形补形”。
转过山角,悬崖下的石缝中生长着七株肉苁蓉,肉质茎如圆柱,表面密被鳞片,顶端开着淡紫色花——此乃“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能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他采集肉苁蓉时,见其根部缠绕着锁阳,暗合“阴阳互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