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气上升地气下降·细察骨痹探本源
青蚨登上村后冰骨岗,见三棵杜仲树的树干皆呈空心状,树皮上的纹路如骨骼断层。他以银针刺破树皮,竟流出黑色黏液,遇雪凝结成骨碴——此乃“肝肾阴虚,髓液枯竭,寒毒乘虚”的外显。忽有雪粒落在他手背,竟刺入皮肤形成瘀斑,暗合“寒毒入血,随血至骨”。
回到村中,青蚨为幸存者逐一诊察:多数患者骨痛彻骨,遇寒加重,腰膝酸软,舌淡苔白。他翻开《素问·痹论》,“骨痹”条文被虫蛀成“寒毒”二字,旁边批注着“今年当重填精补髓,兼散寒湿”。一位中年妇人拉着他的手,手腕“阳池穴”处按之痛甚,青蚨黯然:“三焦不通,寒毒留连。”
取出微型《五运六气图》,青蚨以珍珠母粉标注“寒毒入髓”四字周围:“岁运少角,木气不及,司天燥金,在泉君火,金火相搏,水寒无制。肾为水脏,主骨生髓,今寒毒入髓,如冰浸骨髓,当以‘填精补髓,散寒除湿’为法,佐以通经活络。”他望向西方寒毒骨魔云气,见其骨鞭正抽向“肾俞穴”,正是“肾虚受邪”的极致。
三、闭塞而成冬·寻芳采药填髓海
青蚨踏过冰封的骨髓岩,在向阳石缝中寻得三窠鹿茸。其角刚脱换,形如珊瑚,表面布满血色纹路——此乃“血茸,得冬日阳气最盛,能补肾阳,益精血”。他以鹿骨刀割取鹿茸,见断面有细密蜂窝状小孔,渗出血珠如玛瑙,正是“精血充足”的佐证。
转过山角,悬崖下的枸杞丛中,七十二株枸杞的根系竟穿透冰层,果实呈紫黑色,表面覆着白霜——此乃“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他采集七颗枸杞王,见其果柄处缠绕着熟地藤蔓,暗合“精血水谷同源”。
最关键的是寻找龟板。青蚨在冰川裂缝中寻得千年龟板化石,其甲片如盔甲,表面刻着星象纹路——此乃“龟板,咸寒入肾,能滋阴潜阳,益肾健骨”。他用青铜锤敲下一角,化石内部竟呈朱红色,如髓海充盈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