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玄鸟归处·细察眩晕探本源
青蚨登上村后土岗,见三棵核桃树的果实皆向东方歪斜,果壳上布满裂纹,果仁萎缩如脑髓——此乃“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的外显。忽有露水从核桃叶尖滴落,竟呈淡红色,落地成晕,暗合“阴虚火旺,血随气逆”。
回到村中,青蚨为幸存者逐一诊察:多数患者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而加重,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他翻开《天麻钩藤饮》方解,书页被虫蛀成“阴虚阳亢”四字,旁边批注着“今年当加滋肾之品”。一位中年男子拉着他的手,手掌灼热如炭,足底却冷如冰——此乃“上盛下虚,水火不济”。
取出微型《五运六气图》,青蚨以羚羊角粉标注“阴虚阳亢”四字周围:“岁运少角,木气不及,司天燥金,金气肃降则木气上逆,肾阴不足则肝阳无制。当以‘平肝潜阳,滋阴熄风’为法,标本同治。”他望向西方风伯云气,见其羽扇上缠绕着龙形雾气,正扑向东方青龙的头顶,正是“风阳上扰”的极致。
三、群鸟养羞时·寻芳采药镇肝阳
青蚨踏过铺满霜花的山路,在悬崖之巅寻得三枚石决明。其壳如鲍鱼,表面粗糙,内面光泽如珍珠母——此乃“石决明,得金水之气,能平肝阳,益肝阴”。他以青铜锤敲开贝壳,见内层珍珠母呈青蓝色,暗合“入肝熄风”的医理。
转过山角,溪涧旁的枸杞丛中,七十二株枸杞的果实竟在清晨绽放,红如珊瑚,却带着霜气。青蚨摘下七颗枸杞,见果柄处缠绕着钩藤嫩茎,正是“枸杞补肝肾之阴,钩藤熄肝风之阳”。他采集钩藤七对,见钩尖泛着冷光,如寒月映江。
最关键的是寻找熟地。青蚨在深山中寻得百年地黄,其块根如小儿臂,表面皱缩如脑纹,断面油润如漆——此乃“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能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他挖出地黄时,忽见其周围生长着七株菊花,花瓣上的霜气竟聚成“平肝”二字,正是“菊能清肝,地能滋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