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法虽去表邪,却耗伤气血津液。"小术皱眉,"今岁谷雨,客气为太阴湿土,主气为少阳相火,湿热相合,若纯用滋补,必助湿邪;若专事祛湿,反伤已虚之精。"
赤鳞君望着玉井池中的火莲,见花瓣上的露珠一半凝结成霜(寒),一半蒸发为雾(热),忽然领悟:"需用'阴阳互根'之法。火莲禀天地火土之精,既能温阳化湿(火生土),又能滋阴润燥(水生木),正合'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之理。"
他取火莲花瓣七片(应北斗七星)、红景天根茎三钱(应三才之道)、薏米五钱(应土数五),以玉井泉水煎煮。药汁呈琥珀色,表面浮着一层油光,正是"金生水"的精华凝聚。
第四节 水火既济 充养玄机
服药三日后,藏民们出现奇妙反应:先是腹中肠鸣如春水流动,继而周身微微汗出,汗味竟带甘甜(土气充盛),最后排出黏腻如胶的黑色大便(陈年湿浊)。一位老阿妈对着铜镜惊叹:"眼白上的黄浊不见了,竟像少年时那般清亮!"
赤鳞君在玉井池边设"充养坛",以火莲为君药,红景天为臣药,薏米为佐使,制成"火土金精丹"。丹药成型时,空中响起天籁之音,二十四节气符文依次飞入丹中,最终凝成"精"字——此字左为"米"(土谷),右为"青"(木气),正是"土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的循环充养。
"看这火莲的莲子!"小茯惊呼。只见莲房中的莲子竟已长成小人形状,头面手足俱全,腰间系着"精"字玉带——这是药物得天地精华,化形为"上药"的征兆。
谷雨正日,赤鳞君率药灵童举行"祭土大典"。他以火莲茎为杖,红景天根为烛,薏米为币,祭拜昆仑土地。当第一滴谷雨落入玉井池时,池水突然分为三层:上层为雾(气),中层为水(精),下层为泥(形),正是"气-精-形"的三才充养体系。
小术将晷盘转向"谷雨"刻度,晷影恰好落在"脾经"与"肾经"交汇处,旁边浮现出一行小字:"谷得雨而丰,人得精而寿。精非独阴精,乃阴阳合德之化。火莲充火土之精,红景天通心脉之气,薏米渗湿浊之形,三药合而三才备,此为谷雨充养之至道。"
暮色中,赤鳞君望向昆仑山麓。经历充养的红景天植株已长出新的块根,块根表面布满细密的绒毛,恰似人体经络——这是药物与人体精气相通的印证。火莲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花瓣上的露珠滴入红景天根部,发出"叮咚"清响,宛如天地间的精气对话。